返回主站
《郑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
来源:市政府新闻办  时间:2022-03-10 16:04  

小全.jpg

发布人:

王新田 郑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 三级调研员

吕建峰 郑州市发展改革委三级调研员

谢   莉 郑州市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处处长

郭佩军 郑州惠济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刘韶军 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主持人:

崔  源 郑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主任

时  间:2022年3月10日9:30

崔源.jpg

郑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主任 崔源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郑州市发改委按照国家及河南省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要求及部署,牵头编制完成了《郑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目前,已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同意正式印发实施。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将围绕《郑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郑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 三级调研员王新田先生;

郑州市发展改革委三级调研员吕建峰先生;

郑州市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处处长谢莉女士;

郑州惠济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郭佩军先生;

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刘韶军先生。

下面,请王新田先生就方案撰写的背景及相关情况进行发布。

 王新田.jpg

郑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 三级调研员 王新田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发展改革工作的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近期,郑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郑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实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深刻领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高标准顶层谋划,高起点创新设计等要求。现将《实施方案》的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编制背景及工作开展情况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扬州考察时,又一次强调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打造大运河郑州段这一展示中原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发挥郑州市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中的重要作用,建设隋唐大运河中原文化高地,根据国家、省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相关文件精神和市政府工作部署,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成立《实施方案》编制团队,组织开展《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整个编制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科学编写《实施方案》架构大纲。为确保《实施方案》编写内容科学严谨、主题突出、符合实际,依据国家、省已经出台的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方面的有关规划,邀请省文物考古学会、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规划设计单位等省内外专家及市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编制团队,并进行多次研讨论证,共同形成《实施方案》架构大纲。第二阶段,不断深化完善《实施方案》内容。为准确把握我市大运河文化遗产、遗迹、遗存历史资料和文化特点,规划设计单位开展调研、实地踏勘,多次与相关部门和大运河沿线区县(市)政府座谈交流,多渠道收集资料;《实施方案》初步成果形成后,又多次对《实施方案》进行了阶段性审查,并邀请省内行业专家和省直部门进一步对《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改完善之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市委财经委会、市委常委会进行了审议,最终成果,经市委、市政府批准,现已印发实施。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分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主要是明确了《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功能定位、范围期限、发展目标等内容,明确了《实施方案》的规划范围,即大运河郑州段历史流经的城镇及地区,共三个开发区和五区两市一县,包括郑东新区、郑州高新区、郑州经开区,惠济区、金水区、管城回族区、二七区、上街区、巩义市、荥阳市和中牟县。提出了将大运河郑州段真正打造成具有时代特征、郑州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文化河,成为向世界系统地展示“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运河文化之美”的窗口。

第二部分:总体布局。根据大运河文化、文物资源的禀赋差异以及周边人居环境、自然条件、配套设施等情况,结合国土空间规划,重点建设大运河管控保护区、大运河主题展示区、大运河文旅融合区、大运河传统利用区等四类主体功能区,从管控保护、文化展示、融合发展和传统利用等方面进行规划布局。

第三部分:重点工程。按照空间布局,结合文化特点和文物遗址、遗产的要求,主要明确了五类重点工程:一是保护传承工程,包括文物本体保护、文化馆舍展示、遗址公园展示利用等;二是研究发掘工程,主要是对受到破坏或湮没地下的大运河水工遗存和相关遗产开展考古挖掘;三是文旅融合工程,按照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发展战略和郑州市32个核心板块建设、“两带一心”文化发展战略等部署要求,着力建设以黄河文化和大运河文化为引领、以华夏文明之源为主题、以郑汴洛三都文化为背景、以大运河郑州段世界文化遗产区为重点、以沿河城乡为依托的世界级文化旅游带;四是环境配套工程,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管控、水资源保护与管控、构建全方位的交通网络、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五是数字再现工程,主要包括建设线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构建郑州大运河数字展示网络、建设大运河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文化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等方面。

第四部分:分段建设。统筹大运河沿线文化特点、保护力度、资源禀赋、建设现状等因素,按照遗产保护与研究发掘、文化传承、文旅融合与数字再现、环境配套等四类重点工程,分别在郑州城区段、巩义段、荥阳段、中牟段4个区段进行布局建设。“十四五”期间大运河建设谋划项目共计86项,总投资约964.9亿元,其中遗产保护与研究发掘类工程,包括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荥阳故城遗址生态公园等32项,总投资125.8亿元;文化传承类工程,包括黄河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冶铁博物馆等22项,总投资139亿元;文旅融合与数字再现类工程,包括黄河谣文旅小镇、荥泽古城文旅融合等14项,总投资360.8亿元;环境配套类工程,包括贾鲁河综合治理、黄河湿地综合整治等18项,总投资339.3亿元。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组织实施、完善政策措施、健全监督考核、加强方案衔接、强化宣传引导等五个方面。

各位记者朋友们,《实施方案》的印发实施,为郑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明确了方向、提供了路径。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实施方案》制定的目标任务,统筹安排,科学推进,着力将规划内容转化落实为具体项目,以扎实有效的举措,将大运河文化在郑州充分展示出来,真正将郑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成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为加快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谢谢大家!

 

郑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主任 崔源

谢谢王主任的发布。

接下来是提问环节,各位记者朋友可以就本场发布会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

 

央广网记者

2020年1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请问郑州市印发的《郑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是如何与河南省实施规划进行衔接的?谢谢。

 吕建峰.jpg

郑州市发展改革委三级调研员 吕建峰

《郑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市发改委会同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指示精神及要求进行了深入领会,对国家、省已出台的上位规划进行了认真研究,多次到省发改委、省文物局等省直部门进行沟通衔接,准确把握大运河国家战略的核心要义和重点方向,研究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对郑州的功能定位和要求,确保国家、省已出台的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关上位规划的规划原则、管控要求等刚性内容得以贯彻落实。具体讲,主要体现在规划理念、发展定位、空间格局、任务举措等四个方面。

首先,在规划理念上。省级的《实施规划》和我市的《实施方案》,均遵循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着重强调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在规划理念上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在发展定位上。省级的《实施规划》提出“打造中华历史文明核心展示区、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创新区、大运河文化开放合作先导区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四区”发展定位;我市的《实施方案》,则是结合了国家黄河战略和郑州自身发展实际,对省级“四区”发展定位进行了拓展延伸,即着力打造“黄河大运河国家战略高度融合区、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示范区、河南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样板区和郑州市北静板块建设核心支撑区”,既与省级规划做好衔接,又立足我市现状,坚持与我市现有的规划成果进行深度衔接,尤其是与《郑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与起步区建设方案》相关内容相结合,按照不重复、不冲突原则,充分彰显大运河特有的个性和特点。

第三,在空间格局上。省级的《实施规划》提出构建“两轴、三极、七片区”的空间布局,在全省的布局中,“两轴”中包括我市的沿通济渠古都发展轴;“三极”中包括我市的中心城区;“七片区”中包括我市的通济渠郑州片区。在我市的《实施方案》中,对省级空间布局进行了细化落实,重点打造5个核心展示园、3条集中展示带、8个核心展示点和13个特色展示点,强化郑州中心城区核心引领地位的同时,重点重塑和展示大运河历史风貌,带动郑汴洛古都发展轴整体发展,与省级规划保持一致。

第四,在任务举措上。省级的《实施规划》中具体举措包括了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河道水系治理管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创新保护传承利用机制等六个方面。我市的《实施方案》,是在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文旅融合、环境配套、数字再现等五大重点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区的城市设计与建设导向,以及谋划了一批重点项目、精品文旅线路等,为切实落实省级的六项任务举措提供了载体和抓手。

谢谢。

 

中新社记者

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郑州市编制的《实施方案》是如何统筹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

谢  莉.jpg

郑州市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处处长 谢莉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加强中华文化传承弘扬、拓展文化发展空间提出的全新思路,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的重大文化工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同时,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需要有先进的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化的引领来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市在编制《实施方案》过程中,始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总要求,统筹谋划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与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互融共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谋划。

首先,生态环境保护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空间上是统筹兼顾的。《实施方案》将水工遗存、附属遗存和相关文化遗产等文化保护对象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明确提出严格保护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空间形态,实行负面清单准入管理,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严禁新建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推动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相关规划要求的已有项目和设施逐步搬离,严格控制大运河沿线景区景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以及特色小镇等周边的生态空间占用。

其次,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挖掘提炼展示大运河沿线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理念和智慧,不仅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好,还要与大运河沿线特色景观风貌保护相结合,切实维护遗产本体的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结合省、市大运河国土空间管控要求,对运河沿线的文化遗产保护区、城镇发展区、村庄建设区,以及农田与自然郊野等其他分区,提出了空间形态与风貌建设指引。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推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保护体验和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动员全社会各界积极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第三,积极推进生态和文化交融。围绕大运河郑州段文化内涵,突出具有重大价值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以历史文脉、地域文化、生态休闲为内涵,推进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文化公园、考古遗址公园等各类公园的功能多元化、景观生态化建设,形成点-线-面相互连接的国家文化公园展示体系。以大运河现有的水道为骨架,采取河道清淤扩挖、护岸生态修复、沿岸景观提升及旅游码头建设等措施,提升运河输水功能。积极打造滨河绿道,增设大运河历史文化价值展示设施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体验设施,努力建设彰显文化底蕴、承载生态涵养的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

第四,科学推进文旅融合。深度挖掘黄河文化、古汉文化、运河文化三大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大运河与黄河空间并行、文化叠加的双重优势,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规划统筹起来,围绕“黄河之门”“运河之枢”“郑州之静”特色,推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考古遗址公园、专题博物馆、陈列馆、展示馆,以扎实有效的举措,持续培育打造大运河文化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化资源向特色文旅品牌转化。

谢谢。

 

大河报记者

惠济区是大运河世界遗产在郑州市最核心的区段,针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郭佩军.jpg

郑州惠济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郭佩军

其实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为配合《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我区就已经开始了相关工作的逐步推动。2021年以来进入建设工作全面展开,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推进大运河文化片区规划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大运河文化片区城市设计,正在固化成果并纳入控规编制。大运河文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于2021年11月15日原则通过市政府联审联批会。目前,省规划院正在根据专家及市领导意见对片区控规进行深化及修改工作。同时逐步开展片区相关拆迁工作,目前已开展惠济桥村征迁工作、铁炉寨村、常庄村货币化回购安置房工作,其余地区拆迁工作正在逐步进行中。

第二,推进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我区从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和加强运河文化宣传推介两处着手,先后推出了“惠济区春季放风筝旅游路线”、最新最全惠济区“五一旅游攻略”和沿黄红色观光游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同时举办了“向往静美之城”讲解大赛、政务讲解员培训班,开发了“大喷中原”特色文化创作项目。还组织文旅企业、非遗传承人赴苏州参加了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加强了运河城市间的交流协作。

第三,在大运河文艺精品创作方面,重点做好文艺作品的创作创新和展示展演。我们围绕“大运河”主题,邀请优秀舞蹈编导王彭与文化馆创作《运河·垫脚女》并进行了多次创新;还将这些“大运河”文艺作品,与每年三期的“惠声惠色”公益培训班结合起来,通过“送文艺下乡”等多种形式进行展演。同时我区也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大运河”非遗项目收集、展示和宣传。

第四,加强了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遗产价值阐释。我区建立了权责明确的大运河沿线文物保护传承协调机制,严格审核大运河监控地带内建设项目,推动沿线文物分级分类保护,加强大运河沿线文物日常巡查和环境整治,进行文物安全网格化管理,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大运河文物保护法规。为加强文化遗产价值阐释,我区通过项目引领,统筹推进大运河沿线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包括全力推进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着力保障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积极推动西山、荥阳故城等遗址公园的建设。

最后一点,改善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质量方面,我区依托河长制做好索须河水系治理管护工作,2021年以来,区级河长巡河12次,乡级河长巡河140余次,村级河长巡河700余次,巡河员巡河6000余次;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和“三污一净”专项整治行动,共治理排污口6处,清理乱占问题1处,拆除乱建1处;积极配合市水利局开展了索须河中州大道至祥云寺段生态景观提升工程扫尾工作。

谢谢。

 

正观新闻记者

请问《实施方案》中郑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具有哪些突出特点?是如何保证大运河文化得到原汁原味呈现的?

 刘韶军.jpg

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刘韶军

我院编制的《实施方案》中,大运河郑州段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表现为三个特点:

一是突出保护优先的原则。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明确了大运河管控保护区的范围,不仅包括了世界文化遗产区及相关文物保护单位,也及时纳入新发现发掘的文物遗存,提出针对性的管控保护要求。同时加强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对荥阳故城等一系列重要古城址、古建筑的保护展示,构建郑州大运河全段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

二是强化运河文化的传承。依托重要的大运河文化遗产,建设形成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核心展示点、特色展示点4类主题展示区,结合主题展示区建立一批遗址公园、专题博物馆,并通过文旅线路串联,形成点-线-面相互结合的大运河文化展示与传承体系,实现遗产保护、文化教育、观光、休闲娱乐、文物研究的有机结合。

三是强调不仅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好,还要与大运河沿线特色景观风貌保护相结合,切实维护风貌完整性、遗产本体的真实性。《实施方案》结合我省与我市的大运河国土空间管控要求,对运河沿线的文化遗产保护区、城镇发展区、村庄建设区,以及农田与自然郊野等其他分区,提出了空间形态与风貌建设指引。

开展《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以来,为保证大运河文化得到真实呈现,我院通过设计方案的反复推敲,对索须河段、汴河故道段的空间形态与风貌建设进行了设计引导,并邀请相关文物、历史、建筑等领域专家给予论证、评审、指导。同时还选择了若干重点历史文化区域,如汜水古县城、巩县老城、万胜古镇等进行了文化研究与概念规划。这些设计工作对《实施方案》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保证大运河文化传承的重要研究基础。

为保证大运河《实施方案》的设计能对大运河风貌建设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我们方案的内容编制和工作组织,主要突出以下三个重点:

首先是重视基础研究工作。我院组织了专门的研究团队,在大运河郑州段全段150公里的范围内,对大运河相关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踏勘与记录。调查内容包括对运河现状河道、运河故道遗迹、古遗址、古城址、传统村落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现场踏勘与记录,对大运河郑州段总体文化特征和中心城区、巩义、荥阳、中牟的分段文化特征都进行了分析总结;重点调查地段是惠济区的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地段,对惠济桥、惠济桥村以及索须河沿岸相关设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充分掌握了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段的空间形态、建筑风貌、绿化植被以及道路交通等现状情况。

其次是坚持方案设计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对索须河段以及汴河故道段,充分利用城市设计的等手法,探讨了对区域内文化主题表达、园区空间布局、游客交通组织、景观植被配置等方面的要求;同时结合“十四五”期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谋划,对一些重要的标志性项目区域,如汴河遗址公园、大运河遗产博物馆等进行了重点设计,保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能充分体现郑州大运河文化特征、郑州地域文化特色。

第三是做好与上下层面规划的衔接。中国大运河郑州段最鲜明的特点,是与黄河在历史、空间、文化各层面的深度融合。因此,《实施方案》在国土空间、功能布局、文化保护与传承、生态保护、水系治理、风貌管控等方面认真贯彻衔接了《郑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与起步区建设方案》中相关内容;同时,与《郑州市惠济区荥泽古城核心板块城市设计》《郑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起步区(大运河片区)城市设计》等方案也进行了衔接融合,保证了《实施方案》能够切实指导郑州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

谢谢。

 

郑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主任 崔源

由于时间关系,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各位媒体朋友如有其它问题请在会后与工作人员沟通,我们会第一时间解答。

各位记者朋友,郑州市的《实施方案》紧紧围绕“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总思路,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提出将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河道水系资源条件改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文化旅游融合提升等工程落实落地,着力打造易居、易游、易享的大美郑州形象。我们诚挚邀请广大新闻媒体深入地进行宣传报道,让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声音能够传播的更广,让郑州市运河惠民工程造福千万群众。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谢谢各位工作人员。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
政府网站找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