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双创”沃土 赋能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10-13 10:02 来源:郑州日报

郑州全力推进北斗应用创新,国内领先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图为市民参观日前在郑举行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历程主题展。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秋意盎然的郑东新区,市民正兴致盎然地体验自动驾驶巴士和自动驾驶乘用车(出租车),新鲜的感受让百姓格外欣喜。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技术保障的,便是北斗导航系统。

在郑州高新区,北斗企业孵化器已于2016年开始建设,这里,正在形成国内领先的北斗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北斗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基地。

见一叶而知秋。北斗企业孵化器正是郑州打造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全链条孵化体系的一个缩影。

打造载体平台 提升承载能力

“北斗孵化器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正在运营的是一期工程,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目前企业已入驻完毕。”北斗孵化器运营中心总经理叶飞介绍。

像这样的“双创”孵化器,郑州还有很多。近年来,郑州市大力发展各类孵化载体,构建了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全链条孵化体系,为创业者提供更多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孵化空间,不断提升郑州市创新创业承载能力。同时,通过引进知名孵化运营机构,提升孵化载体运营服务能力,郑州市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实现数量和质量全面提升。

筑巢引凤,建设各类载体。近年来,郑州市实施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强力推进,高标准规划建设20个具有郑州特色创新创业综合体,总面积达585万平方米,在郑州市创新创业载体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目前,综合体内在孵企业4000余家,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360名,培育新三板上市企业28家。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众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孵化载体。截至目前,郑州市已建成各类孵化载体255家,五年载体数量增长17.2倍,从业人数超过20万,其中众创空间160家、孵化器73家,孵化载体总面积达86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超过12800家。

加大培育,助力载体升级。加大对载体的培育和指导力度,推动现有孵化载体升级,引导孵化载体专业化、市场化、精准化发展,争取更多载体进入国家队行列。辅导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申报“新能源汽车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2020年成功获批全国首家新能源领域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2020年推荐获批1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占全省的69%和50%。2021年6月,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公布《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结果的通知》,郑州大学大学科技园成功入选。

强化考核,提升孵化成效。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郑州市创新创业孵化载体运营考核评价办法》,加强载体绩效考核,以考促建,载体孵化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提高。连续两年对全市孵化载体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给予运营补助,对考核不合格的进行警告和取消资格,促进载体提升运营服务水平。

研发投入郑州占比河南三成以上

这个9月,河南省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两个确保、十大战略”;

还是9月,郑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将“聚焦聚力科技创新”放在了今后五年主要举措的第一条。

记者了解到,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根据市统计部门近日反馈数据,2020年度,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276.7亿元,全省占比30.7%,比上年增长16.9%,增速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

此外,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31%,比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强度高于全省0.67个百分点,接近全国预计平均水平2.4%。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8年度1.74%、2019年度2.04%到2020年度2.31%,两年增长0.57个百分点,增幅预计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位居第2位。

市委报告中提到“要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郑州核心竞争力来打造,举全市之力推进科技创新”。

行动,已然在路上。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
政府网站找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