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2024年郑州两会 两会好声音 正文
谋新求变绘新景 接续奋斗谱华章
来源:郑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4-02-06 08:38  

勇当郑开同城“增长极” 释放战略叠加最大势能

——访市人大代表丁文霞

“政府工作报告符合中央和省委、市委要求,符合郑州实际,符合全市人民的期盼,是一个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好报告。”市人大代表、中牟县委书记丁文霞表示,下一步,中牟县将勇当郑开同城“增长极”,释放战略叠加最大势能。

以中牟新区带动县域发展再腾飞。把中牟新区建设作为深度融入郑开同城化、郑州都市圈的重大契机,高质量、高标准推动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持续增强郑开同城化发展核心区功能。

以重大工程促进区域无缝衔接。全力推动郑开大道智能化改造和平安大道等郑开同城、郑港融城重大交通工程,加快推进T1、郑开城际公交化改造,全力保障地铁8号线运行,让中牟迈入“轨道时代”,以交通同城加快“同城融圈”步伐。

丁文霞表示,中牟将以产业联动推动区域发展互动。不断强化创新成果承接转化、主导产业强链建圈、配套产业入链延链,形成联动“双城”、融入“双循环”的全方位协同、全领域合作的发展态势。依托郑开两城2000亿级汽车产业规模、200万辆级汽车产能,强化上海交大智能网联汽车研究中心、郑州机动车质量检测认证中心技术应用,推动中牟汽车产业抢占“中高端、关键环”。以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契机,推动“幻乐之城”城市IP成长为国际知名文旅品牌。

用好地下综合管廊 促进城市建设发展

——访市人大代表查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尊重规律精细治理,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变,这让我们对未来城市建设的品质充满了期待。”市人大代表、河南东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开发拓展部副经理查颖表示,地下综合管廊可以方便城市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议郑州把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尽快出台地下综合管廊相关政策,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

查颖说,地下管廊作为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是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可有效缓解“马路链”“空中蜘蛛网”等城市病。目前,郑州市规划并建设了多条地下综合管廊,但是并未出台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收费标准。建议郑州市有关部门以国家加强和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为契机,根据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文件,尽快出台郑州地下综合管廊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完善运营体制机制,规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为地下综合管廊在郑州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发展韧性等方面打好基础,推动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

加强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访市人大代表冯金荣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行各业对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加强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郑州市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市人大代表、河南海一云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金荣表示。

冯金荣建议,要完善培养机制,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制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培养内容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同时加大对重点领域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联合培养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冯金荣还建议设立专项资金,提供更多的科研项目和创新平台。同时提高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薪酬待遇,建立科学合理的晋升机制,设立专门的职业发展通道,为其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

加强交流合作,提供广阔发展平台。冯金荣认为,要鼓励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参与国内外交流合作,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等单位开展合作研究项目,为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实践机会和创新空间。

凝聚优势布局未来 争做全市科技创新发动机

——访市人大代表张红军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全面、实事求是,部署任务思路清晰、举措扎实,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添信心、倍增斗志。”市人大代表、郑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红军表示。

张红军表示,作为国家高新区,郑州高新区自诞生以来就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是集聚高端科技资源的“强磁场”,已成为全省、全市培育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主阵地,当仁不让也要成为全省、全市培育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

下一步,郑州高新区将落实全市两会精神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参加高新区代表团审议时讲话要求,进一步聚焦创新发展主责主业,锚定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目标,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和“十大建设”工程,聚焦“两区六高地”建设,奋力而起,做实当前,立足大局,提高站位、找准定位、争先进位,坚持科技创新汇聚高端创新资源,以探路先行的使命感,加快布局新兴产业,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全面优化创新生态,强力推动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成为全市培育、壮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在郑州市加快打造国家创新高地上勇挑大梁,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超前谋划 高标准配套公共服务

——访市人大代表王鹏

“政府工作报告讲成绩实事求是、谈发展目标清晰、说未来切合实际,让我们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也真切地感受到郑州经济发展会越来越好,质量会越来越高。”市人大代表,中原区须水街道须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鹏说。

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发展空间、潜力无限。王鹏介绍,目前,须水街道正加快路网建设,持续推进重点道路进取街、文化街、新田大道、渠南路等道路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的路网结构及其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实现一通百通,一路直达,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谈到谋划全村发展,王鹏建议,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科学规划、超前谋划,按照未来人口发展情况,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向四环外倾斜。同时,高水平建设社区服务中心,配建养老中心、托育中心,满足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须水村的党委书记,我将带领‘两委’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关注民生热点问题,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王鹏说。

力争把“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也不用跑”

——访市人大代表唐军

“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郑州这座城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郑州始终关注民生,始终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人大代表、上海大沧海新闵(郑州)律师事务所主任唐军说。本次大会,她根据所在行业经常遇到的各类问题,共提出了“关于适应法律援助受理机制变化,稳步推进县区法律援助”“关于加大法院签发律师调查令等措施力度,助力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建议”等6项建议。

唐军认为,法律援助制度是人民获得平等司法资源的重要保障,法律援助在农民工讨薪、企业用工、家庭赡养扶助、刑事辩护、行政复议诉讼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唐军提出“加强资金预算,保障法援工作平稳开展”建议:“政府财政可以根据法律援助受理机制变化,科学合理编制年度法律援助经费预算,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法律援助事业,与地方基金会联合创新项目设置,发挥遍布全市的法律援助工作联络点贴近群众、‘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作用,并适时指导其提高信息化水平,力争将‘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也不用跑’。”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
政府网站找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