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郑州市召开市民文明素养提升新闻发布会
来源:市政府新闻办  时间:2021-10-25 14:46  

小全.jpg

发布人:

裴保顺 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市文明办主任

胡海玲 市城管局三级调研员  

胡志刚 市卫健委三级调研员  

任洪安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委员 副支队长

刘   凯 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  

赵   朴 国家统计局郑州调查队新闻发言人、综合处处长  


主持人:

崔   源  郑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主任

时  间:2021年10月25日10:00

 

崔源.jpg


主持人  崔源

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只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关键是提升市民文明素养。郑州作为连续四届的全国文明城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工作,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是向社会各界介绍我市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下步的工作重点,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这次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市文明办主任裴保顺

市城管局三级调研员胡海玲

市卫健委三级调研员胡志刚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委员 副支队长任洪安

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刘凯

国家统计局郑州调查队新闻发言人、综合处处长赵朴

出席发布会的媒体有:省直、市属新闻媒体、香港驻豫媒体分支机构和新媒体等,感谢大家的光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三项内容。

下面,进行第一项,请国家统计局郑州调查队新闻发言人、综合处处长赵朴同志介绍2021年郑州市民文明指数测评情况。

 

赵朴 (1).jpg

赵朴

根据《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市、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定期组织开展文明指数测评,并向社会公布”的规定,国家统计局郑州调查队受郑州市文明办委托,于6月份开展了郑州市民公共文明行为指数测评。这是自2018年7月1日《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后的第四次测评。

本次测评国家统计局郑州调查队在全市十一区(含火车站地区)抽取了241个公共场所作为测评点,抽调专业调查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现场数据采集,每个点位观察时长30分钟,共搜集到7230分钟的现场观测数据。调查全部采用暗访的形式,尽量遵循“同样地段、同一时间、同样问题”的原则,以保证指标数据的科学、有效。

测评结果显示,2021年郑州市民文明指数为80.2分,较2020年的78.0上升2.2个分值,较2019年的75.1上升5.1个分值,较2018年72.9上升7.3个分值,首次站上80分的台阶并实现连续三年的指数攀升。说明随着郑州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市民文明素质得到较大提升。

测评中,也发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拉低了市民文明指数的分值,主要是:一是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机动车违章停车和非机动车逆行、走快车道等现象多发,占道经营现象也比较普遍;二是主要交通路口非机动车等待交通信号时越过停止线现象比较普遍,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右转存在不礼让非机动车和行人现象,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不达标;三是公园广场内存在乱扔烟头、纸屑、塑料袋等废弃物、践踏公共绿地以及遛狗不拴绳、狗粪不清理等现象,公园广场周边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较为普遍;四是居民小区存在有公共绿地被践踏、损坏、占用现象,楼道乱堆放杂物较为严重,部分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现象比较突出;五是禁烟场所抽烟现象比较普遍。这些是今后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多下功夫。

 

主持人  崔源

下面,进行第二项内容,请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市文明办主任裴保顺介绍郑州市促进市民文明习惯养成的十项举措。


裴保顺.jpg

裴保顺

为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市民公共文明素养,通过“育文明人”推动文明城市建设提档升级,市文明办就2021年及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市民文明习惯养成研究制订了十项举措。

第一项措施是强化氛围营造。通过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等方式,广泛宣传公共文明行为常识,大力倡树文明守礼典型,及时曝光突出不文明行为,在全市上下广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文明有礼的良好氛围。

第二项措施是加强教育引导。探索推行“社区+单位”工作模式,以社区为基本,以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为着力点,切实履行《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职责,对所属工作人员或管理服务对象加强公共文明行为常识普及教育,使市民群众无论在社区还是在工作单位,时时处处都能接受到文明礼仪教育。持续开展公共文明常识“七进”活动,区分不同受众群体,创新宣传教育模式,持续推进公共文明常识进机关、企业、工地、学校、社区、农村、景区等。

第三项措施是提升管理服务。建设完善道路交通设施、环卫设施、无障碍设施等各类基础设施,为市民群众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供基础保障。加大管理力度,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属地责任单位,要加强对各自管理范围或区域内的不文明现象管理引导力度,做到“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等科技手段,探索建立不文明行为发现、处置、反馈的信息化平台和机制,提升城市管理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第四项措施是加大执法力度。坚持日常管理和集中执法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执法处罚力度,促使有不文明行为的市民改变陋习,养成文明行为习惯。今年重点开展以下四项工作:一是严厉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二是严厉查处公共场所违规养宠遛宠、乱扔垃圾、随地便溺、随地吐痰、乱涂乱画、乱贴小广告等突出违法违规行为;三是严厉查处禁烟场所抽烟行为;四是严厉查处电动自行车违法充电行为。

第五项措施是抓好重点区域治理。以城区公园广场、主要道路、重点交通路口、医院、交通场站、集贸市场、大型商场(超市)、城市商贸综合体、写字楼、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等为重点,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夯实主管单位责任,组织人员及时引导、规劝、制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贴小广告、违规养宠遛狗、闯红灯、不礼让斑马线、车辆乱停乱放、等候服务不排队、禁烟场所吸烟、躺卧公共座椅、践踏绿地草坪等突出违法违规行为,以重点区域的重点治理带动城市整体秩序提升。

第六项措施是推进重点行业提升。突出抓好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等窗口行业文明服务水平提升,打造城市文明流动风景线,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第七项措施是培养家园意识。广泛开展“我们的城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社区是我家”主题实践活动、“全民携手、清洁家园”主题实践活动等,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群众的家园意识、市民意识、礼让意识,提升市民群众对郑州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共建共管共享美好家园、文明郑州。

第八项措施是深化共建共治行动。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通过广泛开展职工文明素养提升主题实践活动、“绿城文明风、青年当先锋”主题实践活动、“绿城妇女齐动员、同心共建美家园”主题实践活动等,共建共育文明新风。

第九项措施是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公共文明素养提升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擦亮“绿城使者”志愿服务品牌,巩固“1+4+N”格局,深化“社区党建+志愿服务”模式,推动“绿城小红象”、“绿城红绿灯”、“绿城啄木鸟”、“绿城春雨行动”等重点项目常态化开展,助力市民文明素养提升。

第十项措施是完善投诉监督考核机制。坚持为民靠民惠民理念,发挥12345市长热线、郑州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12319城市管理投诉热线、各行政执法单位投诉举报电话和媒体互动平台等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的作用,发动市民群众积极投诉举报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对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工作的督导考核,市文明办将通过督导检查或委托第三方测评等形式,选取违法违规现象比较突出的领域,定期开展文明行为指数考评,结果纳入文明单位动态管理,以此推动各责任单位积极履行文明行为促进工作职责。

人人文明、郑州文明。借此机会,市文明办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如下倡议:让我们携手同行,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现在做起,共践文明行为、共树文明风尚、共展文明形象、共建文明郑州。

祝广大市民朋友工作顺利、生活愉快、阖家幸福!

 

主持人  崔源

下面,进行第三项内容,记者现场提问,各位记者朋友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举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

 

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记者:

近年来,随着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大,城区交通出行问题受到市民的高度关注,文明出行、有序出行、安全出行对于城市、家庭、个人都是一件不小的大事。请问我市在强化道路秩序管理,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方面,今后将采取哪些举措?

任洪安.jpg

任洪安

为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市民文明交通、安全出行意识,根据《郑州市2021年度市民公共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2021年郑州市促进市民文明习惯养成的十项举措》有关精神,交警支队将不断强化道路秩序管理,持续加大对对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查处力度,不间断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强化源头管理,充分用足法律手段,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联合市文明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动员广大市民群众自觉养成文明办出行习惯,形成齐抓共管、全社会参与良好局面,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具体措施是:

一、优化设施、厘清路权。

交警支队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规划、建设、施划、增设、改建非机动车道,实现“两优先、两分离、两贯通”,充分保障非机动车的路权。优化城区道路基础设施,科学合理设置交通标识标牌,完善交通信号等。

二、强化登记管理,做好便民服务。

制定电动自行车登记实施细则,并向社会公布。采取增设登记办理点等方式,为市民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提供便利。对符合《郑州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登记管理的非机动车,进行查验并及时发放电动自行车号牌;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登记并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对已经登记的电动自行车信息进行采集,并实行档案管理,依法为电动自行车所有人提供有关信息查询服务。

三、强化路面执法,形成严管声势。

依法严厉查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在执勤执法中,采取法制学习教育、体验感受教育、自我承诺教育等多种方式,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一是对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常态化治理。支队将对行人乱穿马路、翻越护栏、闯红灯,非机动车逆行、闯红灯、乱停乱放、不走非机动车道、骑行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对机动车乱停乱放、不礼让斑马线等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纳入我市全年常态化重点整治交通违法行为。

二是开展集中统一整治行动。除加强常态化交通秩序管控外,定期、不定期开展非机动车交通违法集中整治全市统一行动。交警支队全警上路,在主次干道重点路口、路段设岗巡查,对非机动车各类违法行为依法严格处罚,并使用警务通“三教育一采集”功能进行录入,并告知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和采集信息的运用结果。对不服从执勤民警指挥的,按照妨碍公务移交辖区公安分局依法处理。统一行动期间,支队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各交警大队领导、支队机关人员、各执勤大队警力全部下沉一线,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查处。

四、广泛开展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交警支队配合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有关宣传单位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公益宣传。积极邀请媒体记者随警作战,对于多次违法的行为人,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各种宣传途径进行媒体曝光。

五、推进志愿服务,实现共建共治。

常态化开展“绿城红绿灯”志愿服务项目,下一步支队将大力推进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队,加强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力量。为文明交通志愿者提供专业、常态、具有较强实操性的培训。组织志愿者在城市主次干道、重要交通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引导、劝导、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市民文明出行。

六、建立信用分级,构建监管体系。

支队与相关部门共同建立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完善信用修复制度,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信用监管机制,依法依规纳入本市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将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交通违法情况与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动态管理挂钩。定期汇总“三教育一采集”采集的违法行为数据,与市文明办对接,纳入文明单位创建、考核工作。



河南法制报记者:

公共场所违规养宠溜宠、乱扔垃圾、随地便溺是当前郑州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和广大市民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文明形象。请问下一步市将采取哪些措施严厉查处以上突出不文明行为?

胡海玲.jpg

胡海玲

一直以来,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坚持从源头着手,持续开展不文明行为治理行动。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十项举措》的要求,继续加大不文明行为治理力度。

一是将持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随地吐痰、随地便溺、乱扔垃圾、违规遛犬中的不自觉清理宠物粪便等不文明行为的产生,根本的原因还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公厕、垃圾桶的数量和设置位置不够合理,经过近三年的“公厕革命”和持续不断地完善城市环卫保洁设施,城市室外公厕、道路垃圾桶数量成倍数增加、设置位置、区间更加合理,随地吐痰、随地便溺、乱扔垃圾、不自觉清理宠物粪便等不文明行为也随着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大量的减少。未来我们将继续做好公厕、垃圾桶等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更大力度地满足市民需要。

二是将持续做好不文明行为劝阻和执法工作。用好“721”工作法,提高治理成效。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改进工作方法,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围绕养犬、环卫工作,做好日常巡查督导,持续推行养犬年审、办证等工作。加大日常清扫保洁力度,建立健全监督、劝阻、抓拍、捡拾机制,鼓励市民对乱扔垃圾、乱倒垃圾、车窗抛物、高空抛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抓拍,通过媒体给予曝光。积极发挥数字化信息采集员作用,对乱丢弃物的现象,及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同时针对违法违规行为,要运用联合执法、集中执法、错时执法等手段,加大执法处罚力度,提升市民公共文明素养,为市民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

三是持续开展绿城啄木鸟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将继续组织好“绿城啄木鸟”志愿服务活动,优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增加志愿服务活动频次宣传、教育、引导、帮助市民知晓《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相关内容,让市民从内心熟知认同,从行为上约束,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

 


中原网记者:

一直以来,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备受社会广泛关注。去年,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对《郑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作了修改。请问采取了哪些举措推进《条例》实施?今后将如何进一步加强禁烟工作?

胡志刚.jpg

胡志刚

感谢这位记者对禁烟工作的关心和关注。禁烟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还是一个市民文明素养的体现,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

新《条例》实施以来,卫生健康、交通、市场监管、烟草等部门按照各自职权依法行使处罚权,规范了禁止吸烟警示标志、城区吸烟区设置、义务禁烟检查员管理,全市共开展集中执法401次,督促提醒10998起。2020年我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显示,全市15—69周岁城乡常住居民吸烟人群吸烟率为19.92%,低于国家和省定目标。

下一步,将采取以下四项措施加大全市控烟禁烟执法力度:

一是加强日常监督。按照多部门执法的要求,督促各区(县、市)卫生健康、教育、公安、市场监管、文化旅游、交通、宣传广电等相关单位,要认真履行禁烟职责和监督执法任务,按照《郑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强化禁烟执法行动。重点查处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未按规定划定或设置吸烟区(室)、张贴烟草广告、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烟等违法行为,以及禁止吸烟场所和限制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管理者未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

二是认真落实“三规范三确保”。规范禁烟检查员证件,确保全市公共场所都要设立义务禁烟检查员,加大禁烟区域抽烟行为劝阻力度;规范禁烟标志标识,确保全市每个单位和公共场所都要张贴禁止吸烟警示标志;规范城区吸烟区设置标准,确保吸烟区设置符合规定。

三是大力推进无烟环境建设。在全市广泛开展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等无烟单位创建活动,根据国家要求,2022年市县两级党政机关要全部创成无烟党政机关。同时,要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医疗卫生机构、学校三类场所和公职人员、医务人员和教师三类人群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活动,推动全市无烟环境和健康环境建设。

四是开展重点场所抽烟行为治理行动。结合公共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督促指导市爱卫会市直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行业指导和监管职能,以党政机关、医院、学校、文化旅游场所、地铁站、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为重点,集中开展抽烟行为治理行动。

公共场所禁烟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此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要充分认识到烟草危害,从自身做起,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要争做控烟禁烟义务宣传员和劝导员,及时劝阻和制止他人违规在公共场所吸烟行为。各单位要积极响应无烟单位、无烟环境创建活动,主动参与控烟禁烟工作,积极倡导无烟健康生活,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谢谢大家!

 


顶端新闻记者: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生多起因电动车上楼充电,电动车飞线充电引起的火灾事故,特别是一些火灾视频在朋友圈、抖音等新媒体上引起了网友极大的震动,请问我市在查处电动自行车违法充电行为工作中,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

刘凯.jpg

刘凯

首先感谢这位新闻媒体朋友提问,下面我就全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治理作以简要介绍。

今年以来,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紧盯全市电动车消防安全主要风险和违法行为,持续开展消防安全整治。

一是明确相关责任。我市电动自行车火灾时有发生,虽未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但给人民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影响。为有效预防和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发生,市消防安全委员会9月份下发了《全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督促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治理,并决定自方案下发之日起至12月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

二是坚持疏堵并举。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一方面依法依规查处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上楼等问题,一方面督促小区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因地制宜,按照河南省地方性标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技术条件》,在住宅小区设置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棚)和智能充电控制设施,并督促、帮扶无物业住宅小区完善电动车库棚的防火灭火设施。

三是加强联合治理。消防、房管、住建、交通、公安、乡镇(办事处)等部门联动,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联合执法检查,有效防范电动车火灾,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组织召开电动车生产、销售、维修企业约谈会,严格把关生产、销售、维修、改装等环节,找准症结从源头治理,及时发动相关行业、单位,就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进行重点督导和帮扶。

四是广泛开展宣传。结合11月为消防安全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和网站、“两微一抖”等新媒体以及户外视频、楼宇电视,高频次刊播电动自行车火灾预防类消防公益广告,利用居民住宅区的板报、公示栏等传统宣传阵地,深入宣传逃生自救常识,要针对电动自行车火灾多发的居民住宅区、出租屋、“九小”场所和沿街门店等重点区域,大力开展警示性宣传,曝光典型火灾案例。

今年的8月1日,国家下发了《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为开展集中整治电动自行车违法充电行为进一步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支持。在下一步治理工作中,消防机构也将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开展综合性电动车安全管理工作,并着重加强对高层建筑电动自行车违法充电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防范化解火灾风险,不断提高社会火灾防控能力,全力预防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主持人  崔源

因为时间关系,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它什么问题,可在会后与郑州市文明办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联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感谢各位工作人员。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
政府网站找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