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赵恒康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李 雅 郑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邓英文 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政府区长
宋 阳 河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副总监
姚利文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巩 慧 河南国际新能源汽车拉力赛赛事总监
主持人
徐其华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时间:2025年8月12日 10:00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徐其华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由郑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体育赛事与文化旅游呈现叠加式热潮。马拉松、骑行、冰雪运动持续升温,“村BA”“村超”接连走红,原生态的乡村体育赛事深度融合民族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引发全民参与和文旅消费热。通过文化赋能,体育赛事成为传播当地文化的窗口,既增强了旅游吸引力,又推动了文化、旅游与体育赛事的融合发展。
8月21日--24日,“2025河南国际新能源汽车拉力赛”将在郑州激情开赛。赛事立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创新体育赛事和文化旅游双向融合模式,覆盖郑州、济源、新乡等地,串联历史文化景点与自然生态景区,既是一场展现新能源汽车性能的竞技盛会,也是一次彰显河南文旅魅力的特色之旅。
今天,我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主要向大家介绍赛事的筹备情况、赛程安排,以及赛事的特色亮点,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赵恒康先生;
郑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雅女士;
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政府区长邓英文先生;
河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副总监宋阳先生;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姚利文先生;
河南国际新能源汽车拉力赛赛事总监巩慧女士。
首先,请赵恒康先生致辞!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赵恒康
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莅临2025河南国际新能源汽车拉力赛新闻发布会,共同见证这一重量级赛事再次扬帆启航。在此,我谨代表郑州市人民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郑州体育事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以及本项赛事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商贸物流中心、对外开放门户。近年来,郑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持续完善体育设施,高标准举办体育赛事,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全面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河南国际新能源汽车拉力赛是经国际汽联技术标定的(二级)拉力赛,同时也是一场全民参与、多产业融合的国际品牌赛事。与去年相比,本次赛事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赛事规模显著升级。赛道总里程800公里,覆盖郑州、济源、新乡三地,将汇聚60台新能源汽车、120名车手同场竞技。这不仅将显著提升郑州都市圈的国际影响力,更将有力助推郑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二是体育文旅多元融合。赛事精心串联二七纪念塔、小浪底、王屋山等文旅地标,将城市特色景点设为打卡点,并组织开展比赛和深度旅游体验活动,通过“体育+文旅”的创新模式,为参赛者和观众带来沉浸式、独具魅力的深度体验。三是社会群众广泛参与。赛事设置城市拉力赛、卡丁车赛、场地障碍赛三大项目,广泛开放市民参与通道,让更多群众能够近距离感受赛事的激情与魅力。
以赛促旅,以赛兴城。强大的产业基础是汽车运动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汽车运动的蓬勃开展也必将带动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同时,“赛事+文旅”等创新模式的深度探索,将有效激发文旅、汽车、餐饮等相关领域的消费活力,为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郑州将以饱满的热情、周密的组织、优质的服务,为赛事成功举办保驾护航,让广大参与者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蓬勃活力与人文温度。
最后,预祝2025河南国际新能源汽车拉力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徐其华
谢谢赵恒康先生!接下来,有请李雅女士介绍赛事基本情况。
郑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 雅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2025河南国际新能源汽车拉力赛的盛大启幕。在此,我谨代表赛事组委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郑州体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合作伙伴、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由我介绍赛事整体安排。
一、赛事背景与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手段”。郑州市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
本次赛事是郑州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探索。作为国家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我们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赛事为纽带,实现三大战略融合:
生态筑基,打造绿色动能新标杆。全程新能源赛车驰骋中原,串联黄河生态廊道、小浪底水利枢纽等生态地标,让赛事成为移动的“生态文明宣传窗”。
创新驱动,激活产业升级新引擎。通过竞技平台集中展示国产新能源汽车尖端技术,推动“科技-产业-体育”深度融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惠民共享,构建全民健身新场景。依托试点城市政策优势,以赛事拉动文旅消费升级,探索“生态价值转化+产业升级+全民健身”三位一体的郑州路径。
我们坚信,这场赛事将为中原崛起注入绿色动能,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二、赛事概况
(一)赛事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郑州市体育局、中原区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河南省客家联合会、河南省应急救援协会、郑州市商务局、豫健(河南)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户外联盟、河南省汽车产业投资集团
运营单位:河南一亨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赛事主题:“绿色动力·驰骋中原”
比赛时间:2025年8月21日—24日(共4天)
赛事里程:总里程约800公里,横跨郑州、济源、新乡三地,串联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二七纪念塔、小浪底水利枢纽、王屋山、万仙山等文旅地标,实现“一赛贯中原,千里览胜景”。
(二)参赛规模
竞技阵容:60台新能源赛车、120名车手;
参与规模:包括工作人员、志愿者、媒体等,总规模约300人;
观赛盛况:预计沿途吸引观众超万人次,线上直播覆盖千万级流量。
三、赛事亮点
(一)创新赛制设计
本次赛事共设置三大竞赛项目,分别为城市拉力赛、场地赛、卡丁车竞速赛,将满足多元需求。拉力赛是多日长距离的赛程,赛道涵盖城市快速路、盘山公路、挂壁公路等多种地形,充分的考验车辆的综合性能与车手耐力。根据国际汽联运动总则、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国内汽车集结赛比赛规则》,城市拉力赛不飙速,以技术获胜,最接近规定时间的车辆获胜。场地赛为固定场地,用桩桶设置弯道,以最短时间完成赛道且罚分最少者获胜。卡丁车项目使用思念果岭国际赛车场1000米复合赛道,并设置计时系统和采用动态发车顺序,充满趣味与新意。
(二)全民参与共享
本次赛事不仅是一场高规格国际赛事,更是一场全民参与共享的盛宴。本次赛事将面向全体市民,凡驾驶符合国标新能源车辆的市民均可报名,近期将通过大象新闻客户端、赛事官方小程序、“体育郑州”微信公众号等向社会发布报名通知,通过审核就能参与其中,同时零门槛观赛,全程免费开放。其间,设计了多项公众参与环节,比如联合参赛车企开展“新能源汽车体验季”等活动,真正把“高规格”的热度转化成全民“常态化”的参与。
(三)产业文化融合
深度聚合产业资源与文化基因,形成双向赋能新格局。本次赛事吸引了奇瑞、日产等头部车企参与,搭建了技术展示与商业合作平台,深入促进了车企、科技企业与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创新推出“赛车+非遗”“赛车+红色教育”等主题文旅活动,激活赛道沿线历史遗产与生态资源,打造文体旅融合新样板。
四、赛事筹备
本次赛事筹备秉承“高标准、严要求、保安全”办赛原则,深入细致严谨推进各项筹备工作。
一是强化安全保障。联合河南省应急救援协会组建专业保障团队,配备20名专业救援人员、5台保障车辆,制定赛事医疗救护方案和赛事安全应急预案,确保赛事安全顺利。
二是规范赛事组织。制定《参赛资格审查标准》,严格审核选手资质,优化线上报名系统,实现资料提交、审核、缴费一站式办理,编制《赛事秩序手册》,明确竞赛规则和流程规范。
三是优化服务保障。为选手提供充电桩地图、多语言服务手册,打造“一站式”参赛体验。
四是深化商业合作。与奇瑞、日产等战略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开发赛事特许商品和文旅联名产品,拓展汽车服务、酒店住宿等配套商业资源。
五是加强宣传推广。将通过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等频道、今日头条、汽车头条、腾讯、网易、抖音、微博、微信等媒体全方位进行赛事宣传推广。
本届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体育+”生态的实践样本。我们期待能够为城市赋能,拉动餐饮、住宿、旅游等消费;为产业助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交流与市场推广;为全民添彩,让更多市民感受绿色出行的魅力。
最后,诚邀各界朋友关注赛事、参与赛事!8月21日,让我们相约郑州,共同见证速度与绿色的激情碰撞!
谢谢大家!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徐其华
谢谢李雅女士全面详实的发布!接下来,是现场提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关注的内容进行提问。
央视总台记者
本次赛事,中原区是出发点,也是比赛的核心区域。我想问的是,中原区为迎接这一精彩赛事做了哪些准备?赛事对中原区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将带来哪些提升?谢谢!
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政府区长 邓英文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中原区作为赛事的“首站主场”,主要从三方面提供保障:
一是场地与设施保障。以郑州奥体中心为核心,协调“四个中心”(奥体中心、文博艺术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现代传媒中心)周边场地资源,完善赛道标识、临时充电区等设施,确保发车仪式和首段赛程顺畅;
二是文旅融合支持。串联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芝麻街等特色地标作为打卡点,安排专人讲解工业遗产历史,让赛事兼具“速度与温度”;
三是服务协同保障。联合公安、城管、文旅等部门,做好交通疏导、环境整治和志愿服务,为参赛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对中原区而言,赛事将带来三重效应:
1.城市形象提升。通过赛事直播和媒体报道,向全国展示“老工业基地转型”成果,增强区域影响力;
2.消费活力拉动。赛事期间预计吸引超5万人次流量,带动奥体商圈、特色街区的餐饮、零售消费,助力“赛事经济”落地;
3.产业融合契机。以“体育+文旅+新能源”为纽带,吸引更多新能源汽车企业、文旅项目落地,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新华社记者
河南卫视的文化类节目一直备受关注,请问本次拉力赛期间,河南卫视将如何让赛事“出圈”?本次赛事的宣传报道将有哪些创新亮点?谢谢!
河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副总监 宋阳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河南卫视是河南省内唯一的上星频道,这么多年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从梨园春武林风到现在的中国节日晚会,都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新能源汽车是河南省重点培育的万亿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也是河南卫视目前重点宣传支持的产业。就本次新能源汽车拉力赛而言,赛制很新颖,不仅仅是一场汽车比赛,还能和各地文旅完美结合。因此我们觉得对于本次比赛的宣传,不策划就是最好的策划,我们的工作人员只需要抓住参赛运动员的精彩瞬间,记录好一路上的美食美景,原汁原味的把整个比赛展现给观众就是最好的宣传。谢谢大家。
河南日报记者
我关注到,河南新能源汽车拉力赛去年已经成功举办一届,去年和今年的赛事都选择“不以竞速”的理念在城市中举行,这和传统汽车拉力赛往往选择在偏远、封闭的赛道举办截然不同。请问咱们是如何考虑的?这对体育赛事和城市发展有哪些不一样的意义?谢谢!
河南国际新能源汽车拉力赛赛事总监 巩慧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不以竞速”的理念落地,并非弱化赛事专业性,而是重构评价维度:赛制设计上我们更注重多样化场景对车辆综合性能的考验,参赛选手要求年满18周岁,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无违法犯罪和交通肇事逃逸等记录。参赛车辆,有合法牌照、年检标志、交强险和商业险,并且纯电EV参赛车辆最低实际续航里程要大于350公里。赛程涵盖城市通勤、山地爬坡、乡村道路等,重点考量参赛选手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参赛车辆的续航稳定性、能源回收效率等标准,而非单纯的极速表现,我们希望它是一场“全民可感知的新能源科普展”,而非小众的专业竞速秀。
选择在城市中举办,核心是为了践行国家体育总局、商务部和文化和旅游部共同推动的“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跟着赛事去旅行及乐享精彩赛事,让赛事更贴近全民大众,同时充分体现新能源汽车的本质价值,它不仅是工业产品,更是推动绿色生活、连接城市与人文的纽带。本次赛事和文旅资源深度联动,赛事串联郑州西郊工业遗产、济源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及辉县太行郭亮挂壁公路,以“工业记忆-自然圣境-乡村奇迹”三重视角,深度呈现中原大地的历史厚度与山水奇观,这些既是河南的文化符号,也是“新能源+文旅”的融合载体。当新能源车队穿行于工业遗产与自然山水之间,既能让车手和观众感受“老工业基地转型”的活力,也能以赛事为引流纽带,带动沿线餐饮、民宿、文创消费,让当地文化魅力与绿色发展成果同步彰显。
同时打造场景真实性与公众共鸣:普通市民在街头就能看到新能源汽车如何应对日常出行挑战,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比封闭赛道的竞速更能消除大众对“续航焦虑”“实用性不足”的顾虑,让绿色出行理念从概念落地为可感知的生活方式。
这不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一次“绿色转型”的集中亮相——通过赛事直播与媒体报道,全国观众将见证河南如何以工业遗产为创新土壤、红色文化为精神引擎,驱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崛起——这场对“传统农业大省”标签的主动重塑,正将“创新河南”“低碳中原”的崭新形象植入国民认知。绿色理念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能融入日常的生活选择。这正是我们希望达成的:让赛事成为连接新能源技术、城市发展与公众生活的纽带,让“绿色”成为中原大地的鲜明底色。
谢谢我的回答完了。
顶端新闻记者
郑州日产作为本次赛事的官方指定用车赞助商,请问,这是否与企业整体新能源发展战略有契合点?通过赛事,是否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拓展和用户互动的计划?谢谢!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姚利文
感谢关注。熟悉郑州日产的朋友都知道,我们的血脉中,流淌的是澎湃的赛事基因。从2004年帕拉丁勇闯达喀尔拉力赛,创造国产车首次征服世界顶级越野赛事的纪录,到锐骐皮卡在环塔拉力赛中蝉联冠军,收获“冠军皮卡、皮卡冠军”的美誉。郑州日产的赛事基因,早已融入血脉,融入到每一款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之中。
郑州日产作为扎根河南的本土企业,我们始终坚持这类新能源赛事是企业参与绿色发展实践的重要方式,赛事保障支持上我们提供了10台量产新能源车型作为工作车,全程参与赛事调度、物资运输等保障工作。这些车辆将在800公里的多样化赛道中,接受城市道路、盘山公路等复杂路况的考验,其实际表现也是对新能源汽车日常使用场景适应性的一次集中验证。
按照赛事安排,赛事组委会将于24日组织参赛者及媒体探访郑州日产智能工厂,将其打造为展示“河南智造”实力的世界级窗口。同时,同步联动全省启动新能源汽车全民消费节,有助于带动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将赛场热度转化为产业动能与消费升级。此次合作可进一步促进汽车文化与河南地方文化融合,在赛事过程中展示当地文化特色,实现体育、旅游、文化等多产业协同发展。
对我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赛事合作,对企业来讲,它可能是一次跨界的营销或者跨界的融合。对产业来讲,它是“体育+新能源”产业融合的实践,本域车辆与本土赛事结合,可带动郑州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上下游企业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同时,也有助于郑州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名片,吸引更多相关产业资源集聚,吸引更多产业相关的资源聚集,助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郑州日产将赛事作为新能源技术的“性能试验场”,预期参赛的锐骐系列电动皮卡搭载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在沙漠、戈壁等极端环境中验证电池热管理及电驱稳定性,为即将全球上市的锐骐7EV积累实战数据。同时,其混动车型Z9通过赛事展示“可油可电可混动”的全场景能力,实现“可城可野可远方”的愿景再次展现了全球多元越野平台,纯电混动等多种动力形式,并通过规划双品牌,就是东风品牌加尼桑品牌。双赛道,油车加新能源车。双渠道,走国内加国际。来布局全球,走向世界,实现中国造,供全球的新范式、新模式。
未来,我们也将持续深耕新能源领域,为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务实力量。并通过“赛事场景”激活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为河南汽车产业“以赛促产、以产促销、以赛聚链”探索新路径。谢谢大家我的回答完了。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徐其华
感谢姚利文先生的回答。
谢谢各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其他关注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与相关发布单位联系,深入采访了解。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刚才赵恒康先生在致辞中讲到:“赛事+文旅”创新模式的深度探索,将有效激发文旅、汽车、餐饮等相关领域的消费活力,为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各位媒体朋友积极参与赛事的宣传报道,全方位、多角度、生动呈现本项赛事的独特魅力与创新亮点,让绿色动能推动文旅消费升级,让体育激情与文化魅力共谱时代新篇!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感谢各位工作人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