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张霄牧 郑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尹清伟 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长
张少康 中共郑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张小波 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张 娟 市财政局副局长
武松会 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省会金融工作协调处处长
王淑云 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货币政策处副处长
王 莎 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外汇管理处副处长
主持人:
徐其华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时间:2025年9月10日(周三)下午15:30
徐其华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出席郑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为认真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推进金融创新发展,近期,郑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加强合作、密切配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合作 共同做好省会金融工作 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备忘录》。今天,我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主要向大家介绍《合作备忘录》的出台背景、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特点等,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推动政策有效实施。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郑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张霄牧先生;
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长尹清伟先生;
中共郑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少康先生;
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小波先生;
郑州市财政局副局长张娟女士;
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省会金融工作协调处处长武松会女士;
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货币政策处副处长王淑云女士;
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外汇管理处副处长王莎女士;
首先,请张霄牧先生介绍整体情况,请!
张霄牧 郑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郑州市人民政府,对新闻界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郑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方方面面工作给予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主要是通报《郑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关于加强合作 共同做好省会金融工作 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备忘录》印发的相关背景及重要意义。
一、郑州市金融工作现状
郑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和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金融机构数量、市场规模、业态种类、人才密度在全省首屈一指。目前,全市金融工作正在锚定建设金融强市和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定位,扎实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三大任务,加强政策保障,完善金融生态,全面提升郑州金融业发展质效,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一)金融业首位度和影响力凸显。金融业是郑州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发挥了对省会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全市拥有各类持牌金融机构421家,银证保法人金融机构29家,地方金融组织总数131家,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体系。2024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完成1421.3亿元,占GDP 比重9.8%;2025年二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完成782.9亿元、占GDP的10.7%,同比增长4.3%,高于全国、全省0.2、1.5个百分点。综合竞争力在28个区域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9位。
(二)金融“五篇大文章”全面推进。截至2025年7月末,全市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48万亿元和4.2万亿,占全省的30%和45%,存、贷款余额在全国36个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及直辖市中分别排第14、12位。科技金融方面,郑州市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企业7765家,贷款余额2656.8亿元,同比增长8.9%。绿色金融方面,绿色贷款余额4920.7亿元,较年初增加647.8亿元。普惠金融方面,综合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上半年,郑州市累计使用支农支小再贷款234亿元,同比多用85.2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038.1亿元,同比增长9.8%。养老金融方面,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快速落地,金融对养老产业的精准供给能力有效提升。数字金融方面,金融支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力度加大,数实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郑州金融名片越来越亮。郑州商品交易所龙头作用进一步发挥,截至7月末,期货期权品种累计达47个,成交量、成交额分别占全国期货市场份额的34.77%和12.72%,成交量和上市品种分别居国内同类期货交易所均为第1位。带动107家期货机构入驻郑州,吸引国内2200亿元结算资金在郑州沉淀;“郑好融”平台已在人民银行完成企业征信机构备案,发挥线上“郑好融”平台功能,设立规模5亿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落地“N”个线下金融服务港湾,打造“1+1+N”普惠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平台注册用户突破110万户,117家金融机构入驻,发布金融产品231款,授信规模突破872亿元。
二、合作备忘录印发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强调,要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郑州市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和金融总量在全省首位度高,肩负着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任,做好郑州市金融工作对于推动全省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郑州市与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加强合作具有愈发重要的必要性。当前郑州市正处于多重政策利好的战略机遇期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成长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充分考虑服务郑州市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需要,积极探索央地金融协同有效模式,共同起草了合作备忘录,健全省会金融工作框架,聚焦郑州市经济发展和民生所需,强化金融政策和科技、产业、财税等政策衔接配合,深化工作协同,共同推动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在我市传导落实,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同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郑州市人民政府与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联合印发《加强合作 共同做好省会金融工作 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备忘录》,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框架,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下一步,双方通过共同推动货币信贷政策在郑州市传导落实、共同在郑州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共同推动郑州市跨境金融改革创新、共同优化郑州市金融领域营商环境、共同做好郑州市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共同提升郑州市县域金融服务水平六个方面,加强工作会商和信息交流,分别做好部署推动,确保合作备忘录的实施效果。
谢谢大家!
徐其华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感谢张霄牧先生全面详实的发布!接下来,请尹清伟先生介绍双方合作的主要事项。
尹清伟 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长
本次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与郑州市政府联合印发《备忘录》,是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强化省会金融工作的标志性举措。在合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总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聚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加强协同、密切配合,共同推动落实政策传导、改革创新、服务提升、风险化解等金融重点难点任务,提升省会金融工作质效,更好服务“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支持郑州市更好发挥省会城市引领作用和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走在前”,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经前期充分沟通协商,我们共同拟定了6个方面的合作事项,分别明确合作目标方向及各自工作举措,凝聚合力,共同做好省会金融工作。一是共同推动货币信贷政策在郑州市传导落实。双方加强政策协同和工具互补,畅通货币信贷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机制,着力稳总量、优结构、降成本,为郑州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二是共同在郑州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双方围绕先进制造强市、科创强市、数智强市建设等融资需求,完善政策框架和配套支撑,协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促进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融资可得性和金融产品服务供需适配度持续提升。三是共同推动郑州市跨境金融改革创新。双方围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金融改革创新探索,推动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各项试点在郑州市先行先试,支持郑州市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四是共同优化郑州市金融领域营商环境。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促进郑州市金融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五是共同做好郑州市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及河南省工作安排,双方加强会商研判,共同做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和稳定房地产市场等工作,守牢郑州市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六是共同提升郑州市县域金融服务水平。双方完善县域金融管理与服务协调机制,推动强化和改善县域金融供给,提升郑州市县域金融服务便利化、普惠化水平。
本次双方加强合作,是双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奋力谱写中原大地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生动实践;是深入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接协调,完善央地金融协同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备忘录》的落地实施,有助于促进金融宏观调控和管理政策更好地在郑州市贯彻落实,对于增强省会城市金融竞争力、引领全省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徐其华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谢谢尹清伟先生的介绍!接下来,是现场提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关注的内容进行提问。按照惯例,请提问前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请举手示意。
人民网
刚才,两位领导介绍郑州市政府与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联合印发了合作备忘录,明确了6项合作事项。请问,双方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合作事项落地见效?谢谢!
张少康 中共郑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前期,郑州市政府与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已开展了多项合作,如联合出台《关于印发郑州市支持加快科技金融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印发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措施,共同激励支持驻郑银行业机构在郑州贯彻落实国家一揽子货币政策,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推动双方合作更加顺畅深入,我们在酝酿《备忘录》的过程中,把以前合作中对推动工作有利有效的措施形成了工作机制,以保障此次合作备忘录明确的合作事项落地见效,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加强工作会商。建立双方主要负责人或委托分管负责人牵头的工作会商机制,就合作事项落实等情况及时进行交流会商,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明确省会金融工作协调处、郑州市明确市委金融委办公室分别作为牵头对接部门,加强日常沟通交流,协调推动具体工作。
二是加强信息交流。双方通过信息共享清单、会议、函件等方式,加强经济金融信息交流共享。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加强对郑州市金融运行的统计监测和分析研究,定期向郑州市共享金融统计数据,通过《郑州金融简报》交流郑州市金融运行、金融政策落实等情况。郑州市定期向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共享经济运行、房地产市场等统计数据及产业发展、政府投资基金、外资外贸等情况。
三是加强督促落实。双方本着务求实效的原则,围绕确定的合作事项,分别做好部署推动,加强跟踪、督导、调度,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共同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协调指导,围绕重要金融政策落实强化跟踪督促,确保政策实施效果。
中新社
在此次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与郑州市人民政府加强合作的背景下,请问,郑州市发展改革委如何实现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完善项目(企业)名单库,引导金融资源更精准地流向郑州市重点领域项目建设?谢谢!
张小波 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1-7月,全市投资同比增长5.4%,较一季度(3.7%)和上半年(4.3%)分别提高1.7、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8个百分点,居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第一。重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持续提升。亿元及以上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4.3%,比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7.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4.6%,分别高于全国(9%)、全省(23.4%)25.6、11.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工作概括起来有“三个着力”:
一是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2024年12月,市发展改革委、市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三部门建立以要素保障为基础、以重点民间投资项目为抓手、以政策为支撑的促进民间投资资金和要素保障工作机制。2025年1-7月,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7%,较去年同期(5.7%)提高6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1.5%)、全省(8.5%)13.2、3.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投资增速6.3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二是着力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沟通,2025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委金融办等部门先后面向民间资本和金融机构推介四个批次528个项目、总投资超7000亿元,项目类型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农业农村和社会民生等,持续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流向我市重点领域项目建设。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等问题,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从供需两端发力,引导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截至8月底,全市录入小微企业融资申报清单35.06万户、已授信企业27.78万户,平均利率降至3.38%,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显著降低。
三是着力抓好项目谋划储备。聚焦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纵深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部署,围绕加力推动郑州都市圈建设提质增效,紧盯国家政策导向、资金投向,结合郑州市优势条件、发展需求,着力打好项目谋划储备“主动仗”。当前全市储备在库拟申报“两重”、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性资金的项目近3000个、总投资1.6万亿元。后续将做实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向上汇报对接,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大盘子。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持续发挥促进民间投资资金和要素保障工作机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充分用好国家、省、市各级平台,健全完善常态化项目推介机制,主动靠前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全力为我市项目建设和投资运行保驾护航。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
当前郑州市正处于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请问,郑州市财政部门如何加强财政资金资源统筹,与货币信贷政策形成协同联动效应?谢谢!
张 娟 市财政局副局长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财政部门将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强化资金资源统筹,切实推动财政政策与货币信贷政策协同发力,积极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一)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一是持续实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贷款,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财政贴息,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二是落实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奖补政策,按规定给予担保费补贴和风险代偿补偿。三是支持建立“郑好融”信贷风险分担补偿资金池,吸引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小微、科创和““三农””等领域。
(二)支持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多、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大的银行业机构,在市政府开展政府性资金竞争性存放时,将统筹各类政府管理资金给予激励支持。
(三)推动专项债券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效联动。围绕专项债券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共同支持的重点领域,积极谋划项目,推动扩大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规模,充分发挥专项债券的引领作用,以及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融资优势,促进投资增长。
河南日报
请问,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在强化省会金融工作方面有哪些具体安排部署?谢谢!
武松会 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省会金融工作协调处处长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一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高度重视郑州市金融工作,与郑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去年以来,我分行优化省会金融工作职能配置和工作机制,加大了省会金融工作协调推动力度。
一是强化职能配置,实现对郑州市金融工作的归口对接协调。充分考虑服务郑州市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需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于2024年9月设立“省会金融工作协调处”,负责归口对接郑州市金融工作。同时,完善内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金融支持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
二是强化央地协同,有力推动金融服务省会城市高质量发展。探索构建省市县一体化金融管理与服务工作模式,在统筹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在全省贯彻落实的同时,更好地服务郑州市及辖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推动国家金融宏观调控和管理政策重点任务在郑州市落实,会同郑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优化支付服务环境、加快科技金融发展等多项政策措施;加强部门间工作协同,多次联合召开专题推进会,协调推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性资金落地郑州,有力推动郑州市信贷总量保持稳定增长,融资结构不断优化,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持续以“金融活水”浇灌郑州市实体经济。
三是强化统计监测,加大郑州市金融运行分析研究力度。不断加强郑州市金融统计数据信息归集整理,深入开展月度监测、季度分析,及时反映郑州市金融运行、金融政策落实等情况。聚焦金融支持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重难点问题,强化调查研究,研提意见建议,服务决策参考。
下一步,我分行将继续与郑州市密切协作,共同做好《备忘录》落地实施工作,推动各项合作事项有效落实,促进省会金融工作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助力郑州市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
大河财立方
刚才,介绍中提到双方将共同推动货币信贷政策在郑州市的传导落实。请问,目前货币信贷政策在郑州市落实情况如何?对下一步工作有什么考虑?谢谢!
王淑云 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货币政策处副处长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聚焦服务保障“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全面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力实施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为郑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是郑州市金融供给总体充裕。制定印发《关于认真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更加有力金融服务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向好的意见》,引导金融机构深入挖掘有效融资需求,积极扩大信贷投放,促进信贷总量平稳增长。深入推进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增量提质,持续加大融资主体培育和债券政策宣传力度,指导金融机构不断提高债券承销服务水平。7月末,郑州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1729亿元,占全省新增贷款的46%;1-7月,郑州市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568亿元,占全省的50%。
二是郑州市融资结构持续优化。完善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机制,强化外部工作对接与协同,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小微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聚集。截至7月末,郑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7个、8.8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升至18.9%。
三是郑州市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认真落实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利率政策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及时将政策利率下调效果传导至实体经济。同时,持续加强利率政策执行监督,督促金融机构提升自主理性定价能力,为郑州市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7月份,郑州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9%,同比下降46个基点。
下一步,我分行将进一步畅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深入推动稳总量、优结构、降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郑州市的支持力度,强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供给,为郑州市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走在前”提供更加适配的金融服务。
郑州日报
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在支持郑州市涉外经济发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何考虑?谢谢!
王 莎 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外汇管理处副处长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认真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外汇管理政策,切实提升跨境贸易投融资和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能力,着力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助力郑州市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跨境贸易方面,支持银行将更多“专精特新”、中小民营及自贸区企业纳入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覆盖范围,进一步畅通结算渠道、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跨境投融资方面,指导银行进一步提升优质企业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和数字化服务水平,便利跨国公司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不断提高跨境资金运用效率。1-7月,郑州市40家优质企业共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3864笔、金额461亿美元;8家跨国公司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涉及81家境内外成员企业;郑州市涉外收支总规模1013亿美元,同比增长8.7%,占全省涉外收支总规模的80%。
二是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扩面增量提质。今年以来,我分行组织开展“首办户”拓展、贸易大户走访活动,引导银行加强对接辅导和精准服务,促进更多企业愿用、会用人民币开展跨境结算。1-7月,郑州市跨境人民币收付合计1682亿元,同比增长38.7%,创同期历史新高;共有2315家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其中“首办户”(首次办理企业)新增597家,有力支持涉外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和高质量“走出去”。自2011年业务开办以来,郑州市已有近7000家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结算额超过1.2万亿元,业务覆盖159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加强企业汇率避险服务与政策宣讲。加强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传,举办汇率风险管理暨跨境人民币业务宣讲等活动,引导企业结合自身实际主动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加强汇率避险工具普及推广,联合省委金融办编发《河南省外经贸金融产品手册》,为企业应对汇率风险提供有益参考。目前,郑州市涉外企业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签约衍生品719笔,金额9亿美元。
下一步,我分行将更好发挥金融支持郑州市稳外资稳外贸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作用,助力郑州市打造更具有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
徐其华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谢谢各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其他关注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与相关发布单位联系,深入采访了解。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郑州市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和金融总量在全省首位度高,肩负着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任。刚才,张霄牧先生在介绍整体情况时讲到,郑州市与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加强合作,积极探索央地金融协同有效模式,联合印发《合作备忘录》,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框架,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各位媒体朋友积极参与宣传报道,加强对政策的宣传解读,推动金融宏观调控和管理政策更好地在郑州市落地见效,共同为增强省会城市金融竞争力、引领全省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感谢各位工作人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