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助力郑州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维护一线“抗疫”人员工伤权益,郑州市人社局强化工伤保险保障,日前,已完成2例一线”抗疫“人员工伤认定,工伤保险待遇已全部落实到位。
2月7日,接到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为杨海洋申请工伤认定的材料后,开启工伤认定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当天受理,当天调查,据了解,杨海洋系郑州高新区管委会驻荥阳市环翠峪东沟村第一书记。2月3日15时,杨海洋在入户发放防疫口罩时因为山路不好走滑倒受伤,随后入郑州市骨科医院救治,诊断为:左侧三踝骨折并脱位。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当天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郑州市社保中心立即与郑州市骨科医院联系,采取工伤保险基金直接结算的方式,第一时间落实了杨海洋工伤医疗待遇。
1月30日,荥阳市司法局干部郑凯执行防疫公务中发生车祸因公牺牲。人社局立即开辟快捷通道,当天作出工伤认定决定,1月31日,由工伤保险基金为郑凯家人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及6个月丧葬补助金共计879256元,当日支付完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郑州市人社局加强工伤保险保障,积极为一线“抗疫”人员织密“保障网”、撑起“保护伞”,第一时间转发了人社部《妥善解决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下发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工伤认定实行网上办理、邮寄办理的通知》,对从事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员坚持特事特办、坚持“四个第一”,即: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调查核实、第一时间认定、第一时间落实待遇。简化手续,开启工伤认定快捷通道。加大工伤保险基金保障力度,为我市承担疫情防控任务的9家医疗机构拨付1550万元的垫付基金,并临时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有关药品纳入工伤治疗项目,确保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为一线“抗疫”人员解除后顾之忧。为应对疫情防控,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出台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对确实无力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企业,可以申请缓缴,经批准后可以缓缴6个月.在批准期限内缴纳完毕所欠缴社保费的,视同正常缴纳。延迟缴费期间,不收滞纳金,不影响参保人员正常享受待遇,不影响个人权益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