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农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带领各级扶贫干部,迅速调整工作安排,转变日常工作方式,坚定信心,分类施策,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
一是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及时转发《河南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有关工作的通知》(豫脱贫办〔2020〕3号),对原计划近期到基层开展的各类扶贫工作调研、实地督导、现场会议或培训等群体性活动进行延期调整。要求各级扶贫干部,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原地变为“疫情防控工作队”,冲在一线,深入排查,开展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2月17日下午,全市召开春季农业生产暨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为做好贫困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解决贫困人口的销售难、加快扶贫项目复工和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实,明确在贫困村实施的200万元以下项目,可简化招投标程序,确保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二是转换工作方式。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工作,对贫困群众加强相关政策宣传,帮助贫困群众做好疫情防控。全市扶贫系统进一步畅通服务热线,认真受理群众反映的扶贫方面相关诉求, 及时解决到位。对需要会议研究审定的事项,采用电视电话会议或改为书面、电子报送相关材料等方式进行。同时收集扶贫干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主动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感人事迹和典型材料,通过电视台、新媒体等各种途径弘扬正能量,帮助群众克服恐惧心理,坚定战胜疫情的决心。
三是加强统筹谋划。市农委组织专人,对疫情可能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判、综合评估,并有针对性提出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重点做好稳岗、拓岗工作,促进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围绕贫困户需要的生产资料,加大农资供应力度,发展庭院经济和“菜篮子”等短平快产品,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积极开展消费扶贫行动,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滞销积压;适当延长扶贫小额信贷还款期,延期政府贴息等工作建议,及早谋划后续工作。2月8日起,全市各级扶贫部门每天检测扶贫干部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感染新冠肺炎情况,争取把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保障2020年郑州市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
四是强化责任担当。印发《关于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用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激励关爱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的八项举措》,要求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冲锋在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在疫情监测、排查预警、救治防控等岗位上当先锋、作表率。全市490名驻村第一书记、1022名驻村队员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纷纷提前结束春节假期,奔赴驻村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凝聚群众,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带领所驻村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全覆盖排查、无死角宣传、全天候值守,落细落实举措,形成了联防联控、统一高效的疫情防控体系,在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彰显担当作为。
五是解决贫困群众实际生活困难。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出现农村封路、外出务工受阻、农产品滞销等一系列问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第一季度的收入情况产生影响。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农委与城区各办事处对接,了解用菜需求,建立蔬菜基地与各社区之间的沟通桥梁,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万个社区与基地进行点对点对接,每天供应蔬菜数量在2000吨左右,其中优贫困村蔬菜滞销问题得到了优先解决。市农委建立疫情防控蔬菜直销平台工作群,共享蔬菜生产信息及社区需求信息,跟踪平台运转情况。目前,各县(市、区)正在排查,对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来源的扶贫对象,及时协调、督促符合复工条件的带贫企业复工复产,建立绿色通道,帮助扶贫对象优先上岗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