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9日,中牟县召开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要素强信心”活动动员会,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持续加强用工、资金、土地、防疫物资等各方面保障,解决企业复工复产的各类要素制约,确保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一、重点强化服务,当好企业“急郎中”
一是访企“清”问题。分层走访,条块联动,摸清找全企业难题,实行清单化、表单化管理,做到“一个企业一套问题清单、一个问题一个解决方案,一企一对接、一企一方案”,坚持每日汇总统计、分类研究、分类交办,及时上报、统筹解决,确保问题不积压、不隐瞒、不久拖。二是助企“简”流程。大力推进“四减一提”、线上送政策,深入推行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线上办、视频办,提高政策落实率;下硬功夫打造发展软环境,提供“网上办”“掌上办”“上门办”“当场办”等服务,取消不合理审批,为企业营造更加便利、公平、舒适的“小气候”。三是暖企“真”感情。及时研究、解决、反馈企业反映的疫情或复工问题,主动引导有意愿复工的规下服务业企业创新营业方式,宣传推广典型做法和成熟的创新经验(比如,县域内理发店采取定点、定时、定量预约理发的创新性营业模式,做到只进一人、只理不洗、电子支付、防疫措施完备),鼓励企业采取网上订购、送货上门、店内不见面交易等措施,增强商户、门店复工信心,促进规下企业应复尽复,筑牢全面复工复产的基础。四是查企“严”纪律。统筹上级与本级调研走访,严肃工作纪律,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加强沟通交流,坚持一套表格到底、一组数据清晰、一份材料说明问题,做到查访企业“有事一次走到位、无事一次不多扰”。
二、紧抓复工复产,当好企业“店小二”
一是人员力量到位。按照“精准有序扎实推进复工复产”要求,科学调配专业力量、专业人员,集中一个月攻坚,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复工,实现人财物有序流动、产供销有机衔接、内外贸有效贯通。二是规划措施到位。制定印发《中牟县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要素强信心”活动月实施方案》,逐个行业、逐个企业、逐个项目梳理、列明,制定达产、扩产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责任到人、量化到天,保生产、促提速,确保到3月底实现除负面清单外的100%复产。三是走访服务到位。围绕政策落实、企业难题和既定的复工复产措施,实行“首访负责制”,明确分包领导每周至少2天到不同企业、不同行业进行走访服务,全流程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问题,做到规上企业全走到、问题全掌握、服务全到位、政策全落实。四是统筹支持到位。重点统筹好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扩大内需、扩大开放,逐步释放文旅游、休闲游等被冻结消费,升级打造疫情防控催生的网购、配送、互联网+等新型消费;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政策配套,加大重大工程、基础设施领域的谋划、争取和推进力度,确保已开工项目加快推进,未开工项目4月底前完成联审联批;紧抓疫情带来的产业链条转移、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加快契机,做好全县109家涉外贸企业、14家涉外资企业的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延链的大项目、好项目,化危为机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三、落实四项机制,当好企业“大管家”
一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明确2至3名县领导和1个县直单位分包一个乡镇(街道),组成专班具体实施,乡镇(街道)和部门之间条块结合,形成“整体联动、职责明确、行动有力、开展高效”的上下协调工作格局。二是建立一线服务机制。坚持“工作在一线、服务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联系分包、压实责任,开展“一对一”服务,扎扎实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建立例会推进机制。完善“日研究、日会商、日报告、周总结”等例会制度,坚持“联系走访常态化、解决问题快速化、办理反馈及时化”的工作机制和信息报送机制。各专项工作组和行业主管部门实行全面服务,扩大联系服务范围,丰富联系服务方式,增强联系服务实效。四是建立挂号销号机制。围绕政策梳理条数、困难解决数量、税费减免情况、资金拨付数额、审批事项办理、要素保障等指标,建立发现问题挂号、解决问题销号的表单化督导机制,每日开展基层督导,每周检查通报排名,常态化跟踪问效。
通过开展全县“三送一强”活动,不断夯实各项措施,尽快推动用工率、达产率、扩产率达标,推动复工复产向达产扩产拓展、龙头企业复工向全产业链企业复工拓展、规上企业复工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复工拓展、制造业企业复工向服务业企业复工拓展、重大项目复工开工向中小型项目复工开工拓展,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社会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同时,中牟县将“三送一强”活动的做法延伸至项目建设、国土绿化、脱贫攻坚、农业生产等各项重点工作,保证各项工作能够科学、有序、快速、高质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