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复工复产“暖企行动”“双统筹”实现“双胜利”
来源:中牟县    发布时间:2020-03-11 10:43  

统筹兼顾  精准服务  严贯始终

——中牟县复工复产“暖企行动”“双统筹”实现“双胜利” 

 

一、抓宣传,引导动员

一是广度宣传。充分掌握每个企业对复工复产的态度与准备情况,对复工复产态度不够积极、准备不够充分的,丰富宣传形式,做到全通知、全安排、全准备,加强沟通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做好复工复产准备。二是深度引导。重点做好推动企业发展的政策宣传,加强对中央有关精神、河南省20条政策措施、郑州市30条措施的宣传力度。加快制定出台申请优惠政策的流程,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让企业扫除后顾之忧、放心复工,增强企业复工复产的信心,激发企业复工复产的能动性。

二、抓人员,调配力量

一是调整力量分工。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结合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任务情况,拟定力量使用计划,统筹力量使用,重点将推动复工复产需要的专业力量、专业人员调配到位。二是整合使用力量。将工业、服务业、建筑工程3个工作组力量进行整合,成立专班构建联合审批组下沉一线开展工作。按企业数量、审批任务和服务任务,以属地为单元,建立10至30人的专班,联合审批组实行“双组长”制,由属地和相关部门抽调科级干部担任。在审批方面,规上或重点企业,由一个分管县领导审签;规下企业、小型企业由部门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审签,提高审批效率。

三、抓审批,优化环境

一是坚持严格审批。审核、审批过程做到“严字当头、严贯始终”,严格审核和疫情管控,制定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和建筑工程的负面清单,明确不宜复工复产的范围和企业名单,确保万无一失,应复尽复、能复快复。二是避免僵化落实。结合实际、灵活推进,对于具备条件复工的企业,立审立批;对于复工存在困难的企业,主动协调服务,解决难题;对于不够积极、准备不够充分的企业,积极跟进,加强对接,动员企业复工复产;对于软件资料不完善但不影响审批、物资储备不充分但来源有保障的企业,敢于担当,实行“容缺复工”。三是加快审批进度。不分昼夜、压缩流程、转变作风、创新方式、高效审批,制定企业方案模板、申报流程图、防疫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标准化模型,精准指导企业申报,以标准化的流程做到最多审一次,一次审到位。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上门办”“当场办”等服务,让企业少跑腿或不跑腿,最大限度方便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服务业、重点民生工程力争10天之内全部实现复工复产,对于原计划3月份复工复产的规下企业、科技服务企业、一般民生工程和其他工程以及暂缓复工复产的其他服务业企业,2月底之前基本完成复工复产,实现大头落地。四是做好复工复产后的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过关,强化底线意识,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加大对安全生产领域的排查和防范力度;确保环保要求过关,严格落实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控攻坚要求,要求不放松、标准不降低。

四、抓管理,统筹调度

建立日例会、日调度、日报告、日会商、日推进制度,及时分析研判、解决企业难题。一是做到每天心中有数。对每天的情况、总体的情况、分类分行业的情况、分区推进情况和重点企业情况,每天进行汇总梳理,掌握进度、掌握实情、了然于胸,保证精准研判、科学调度。二是做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企业复工复产存在的用工短缺、原材料供应、物流配送、防疫物资筹备等实际问题,每天进行汇总统计、分类研究、分类交办。县复工复产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安排,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难题和问题,建立问题台账清单,销号办理,杜绝问题积压、隐瞒不报、久拖不决。

五、抓防控,精准服务

一是强化本地用工支撑。各行业部门及时了解企业用工需要,由人社部门对用工情况进行汇总研判,结合劳动力存量情况,通过网上招工、微信招工、农村(社区)宣传招工、劳务输出地点对点招工等多种形式,招聘本地有意愿的务工人员,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的用工难题。二是严格隔离措施。对于来自疫区的企业务工人员,以企业为主体,严格执行14天隔离标准;全面指导、帮助企业设立集中隔离点,严密防范疫情风险的外来输入。三是创新用工举措。对于技术要求高、岗位无法替代的疫区人员,建议企业尝试通过网络在线指挥等方式远程操控。在重点抓管控“保工”的同时,主动协调,支持保障企业疫情防控物资的调配管理,当好疫情防控的“战斗员”、企业服务的“指导员”。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
政府网站找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