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的郑州,柳树泛绿,春花吐蕊。3月9日8时,正是上班的早高峰时间,路上行人还不多,主干道上的车流却已汹涌成河。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向好、复工复产企业越来越多,这座枢纽之城,正逐渐恢复她应有的生机。
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郑州市既重视大企业、又抓好中小企业,稳定经济基本面,稳定就业环境;既重视制造业企业、又抓好服务业企业,推动各类企业尽快复工达产、尽快释放产能。
定制专车接员工返岗,规上工业企业实现100%复工
2月14日上午11时许,郑州交运集团4辆“三全号”员工返岗复工专用大巴,稳稳驶出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了郑州市首批员工返岗复工专车运输任务。
4辆大巴是前往平顶山指定高速集合站点,迎接平顶山、新密、登封等地的105名员工返郑。三全食品通过郑州交运集团的定制运输服务,以“点对点”形式从省内和省外,接回了上千名员工返岗复产,有效缓解用工紧张问题,尽快恢复了产能。
此次三全公司返岗复工集中运输,是在郑州市交通运输局、郑州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的组织协调下,由郑州交运集团承担的专车运输任务,也是全市复工复产工作部署以来,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运输企业提供服务的首次返岗复工专车服务活动。
事实上,“点对点”从省内外接员工回城返岗复工,这样的企业还有思念食品、富士康、千味央厨、郑煤机、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等,纷纷联合郑州交运集团,开设返岗复工定制专车,分批次前往周边县市接复工工人返岗,解决他们复工的交通问题。
据悉,从2月14日至20日仅7天时间,郑州交运集团累计发班返岗复工定制包车193台次,运输务工人员3250人。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全市防疫物资生产供应能力快速提升。目前,全市防护口罩生产企业增加到15家,日产量从20余万只提高到200万只;消毒液制品企业增加到7家,日产量达到218吨;完成了国家交办的55辆负压救护车、10辆医疗废弃物运转车生产任务。
截至3月3日,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100%,224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应复尽复,已复工员工40.32万人,用工恢复率89.4%,企业用电恢复率84.3%,全市复工指数达到88.9%。
数字产业筑 “云”基,企业抗疫生产两不误
做直播、开视频、用微信……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郑州市的企业充分发挥“云”优势,开展“云办公”,将线下工作转为“线上+线下”双轮驱动、齐头并进。
得益于近几年数字产业的持续发力,疫情期间,郑州市企业借助“云”势,足不出户依然开疆辟土。
以云为桥,见屏如面。2月26日,郑东新区管委会与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通过华为云WeLink平台共同完成了天眼查®中原总部项目网络签约仪式,这也是郑州首次以“屏对屏”方式进行项目签约。
在高新区,通过视频手段,国土规划住建部门、重点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企业家,多方在线上对问题集体会商、共同研判;“不见面屏对屏”,高新区管委会和阿里集团会谈磋商,让招商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园区,非接触式网络培训,催生了政策专家式“网红”。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体外诊断试剂及检验仪器开发、销售及售后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疫情期间,公司通过已搭建的VPN服务器为有需求的员工开通账户及相应权限,实现了安全的网络化办公,保证了财务及生产、供应链、质量管理等业务模块在线不停工。
近年来,郑州市坚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紧紧把握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大势,大力实施“百千企业上云”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全市上云企业已超过1.5万家。同时,在云服务资源池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引进了阿里、华为、浪潮等一批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云平台服务商,培育了景安网络、中原云等一批本地云平台服务商,其中20家云服务商被遴选为省级企业上云服务供应商,占全省的90%。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全部复工,用工恢复率达90%以上
来自郑州市发改委的信息表示,目前,郑州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已全部复工,用工恢复率达90%以上;全市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除各县(市、区)确定的负面清单外,已分批次、有序开始复工。
2月17日,郑州丹尼斯大卫城店、人民店、花园店,正弘城,熙地港,中原万达广场,惠济万达广场成为该市首批恢复营业的大型商场。其中,惠济万达广场从递交申请书,到通过惠济区商务局、卫健委、街道联合验收,到收到复工复产通知单,仅仅用了1天时间。
2月23日,郑州近4000家餐饮店复工复业,开启外卖业务,久居在家的市民,终于有机会点份大餐、犒劳下自己的味蕾;同日,全市美容美发店开始有序复工,市民关注的“理发”问题也有了着落。
为助力服务业复工复产,郑州市下发了《郑州市服务业企业复工复产实施方案》和分行业复工复产实施方案,以县域为单元,除负面清单外,采取先规上、后规下,先保障民生、后其他的顺序,分类别、分批次、安全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工作专班精准指导帮扶企业复工。2月15日,郑州市成立企业复工复产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全市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由市直相关委局主要负责人挂帅的服务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也正式成立,按照防控从严、分类分批、错峰有序、强化监管的原则,推进企业应复尽复。
针对重点服务业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通过电话沟通、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跟踪了解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在订单执行、用工保障、物流通关、资金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及时协调解决。
疫情背景下,复工复产的企业面临一定程度的用工难。为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郑州市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基层劳动保障平台,采取微信群、网络、电视等载体积极宣传企业复工复产用工政策。用好网络招聘。开展“网络招聘天天有,就业服务不打烊”主题活动,在郑州人才网开办“抗击新冠疫情网络公益招聘专区”,为企业用工招募员工。
为了解决企业员工返岗问题,市直相关部门主动与企业对接,指导企业制定员工返岗运输计划,储备道路客运运力5200台(含应急车辆150台)、城市公共汽电车6000余台(含应急车辆200台),全力做好运输车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