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区208个建设项目全部复工!“三送一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来源:郑州晚报    发布时间:2020-03-18 09:43  

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

“三送一强”(送政策、送服务、送要素、强信心)是当前推进企业顺利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原区迅速展开行动,将关口前置,全力为企业保障防疫物资,提供政策支持,目前,为在建项目释放资金压力3000余万元。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期间复工复产、返郑人员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中原区政府免费提供车辆或以全额补助包车费用的方式,组织员工返郑,防疫复工两手抓,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减少开工负担,让企业放心开工。

中原区城乡建设局“三送一强”释放资金压力3000余万元

为有序推进建设项目复工,中原区城乡建设局以“三送一强”活动开展为契机,精简流程、主动服务。截至目前,应复工建设工程208个,已全部复工。

这次全区应复工建设工程208个,已复工208个。其中,重点民生工程63个,一般民生工程85个,其他工程60个,累计复工率100%;应复工人数17678人,已复工人数16103人,用工复工率91.09%。

全力保障工程项目防疫物资供应。根据企业防疫需求,中原区城乡建设局积极帮助企业采购防护服、口罩等防疫物资。目前,已为54处项目联系申请购买口罩20.08万个。其中,人才公寓沁河苑,大李西岗安置区02、03、04地块,保利心语晴苑等15处项目两万个口罩已到位。

协助建筑企业员工返郑。中原区帮助重点工程、重点企业、“四上”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较多、输出地较为集中的区域进行对接,实施“点对点”一站式方式组织包车返郑。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期间复工复产、返郑人员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可由中原区政府免费提供车辆或以全额补助包车费用的方式,组织员工返郑。近日,已联合中原区人社局对地铁10号线桐柏路段项目中铁十一局集团提供点对点服务,从南阳地区集中接回26名农民工返郑。

根据有关规定,中原区城乡建设局将新冠肺炎疫情明确设定为不可抗力,防疫成本列为工程造价,予以全额追加。

暂缓或变更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在建项目无不良行为记录的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可转为保函,新开工项目可缓缴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目前,正在办理中原新区北部片区项目河南城投中和建方建设有限公司申请保证金转为保函替代3419万元;孙庄安置区项目郑州华瑞紫韵置业有限公司申请保证金转为保函替代364.07万元。以上两个项目按照缴纳10%反担保金的比例计算,预计可释放90%的资金压力,约3404.76万元,大大缓解了企业的融资压力。拟计划退还柳沟安置区项目郑州鼎润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农保金234.56万元。

延期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受疫情影响的房地产项目,可由企业向当地政府申请延期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最长不超过6个月,并在竣工验收前结清。孙庄安置区项目预计4月份办理施工许可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为办理施工许可证审验条件之一,根据目前容缺办理施工许可的政策,孙庄安置区项目郑州华瑞紫韵置业有限公司可以延期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预计6000余万元。

合理延长合同工期。允许合理延长合同工期,具体延长期限由双方协商后重新确定;给予建设项目防疫补贴,对在2020年3月10日前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实质开复工的中原区建设类项目,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及实际到岗施工人员数量,给予1万~3万元一次性防疫物资补贴。

莲湖街道送服务列清单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轻装前行”

3月11日,负责承建中原区莲湖街道刁沟村安置房项目的河南科建建设工程公司门口招工处,应聘者排队依次登记信息。干净整洁的标准化施工区内,工人正在各个作业岗位熟练操作,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80名老员工全部返岗,最近又招聘100多名新员工,其中60多人经过培训,已分配到各个岗位上,招工还在有序进行中。我们正加紧赶工期,所有作业岗位满负荷运转,争取把因疫情耽误的工期赶回来。”该公司负责人史伟说,现在他们30多个作业岗位已全面复工,施工作业率已到达年前的90%。

莲湖街道刘村村的村民刘志辉是复工后首批进入该公司的新员工。“前几天还发愁疫情没过去,不能出去打工呢,村干部刘全喜介绍我到这里上班,保底工资3000块,不比外边挣钱少,离家还近,以后就不出去打工了。”已能熟练操作施工器械的刘志辉说。

为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莲湖街道在有效落实疫情防控管理措施的前提下,严格落实企业复工承诺制,取消超出防疫必要、不切实际的复工条件和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们通过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优化服务,全力推进辖区企业复工复产,做到应复早复、应复尽复。”莲湖街道党工委负责人介绍说,他们提前谋划,出台复工复产指导意见,实施“一企一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缺员工、缺设备、缺原材料和资金紧张等问题。

中建八局是承建郑州大剧院、市民活动中心等民生工程的国有公司。春节过后,面临工期紧张,却无法按时复工的问题。“很多员工都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能开工,我心里也一直在打鼓。”项目负责人杨贵喜说。正当杨贵喜焦头烂额之际,莲湖街道人大工委负责人主动找上门,给他送来了企业复工服务清单,清单内共包含消毒防疫、环境保障、交通运输、政策解读、法律咨询、金融服务等20多项内容。“我拿到清单以后,当场就申请了消毒防疫和政策解读等服务,心里的石头就落下来了。”

除了对企业复工列出服务清单外,对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莲湖街道成立工作专班,挂图作战。截至目前,辖区53个建设工地,14个企业投资项目、28个政府投资项目全面复工建设。

航海西路街道 “三送一强”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3月12日,中原区人社局一行来到航海西路街道辖区段庄、郭厂、冯湾、道李城中村改造(一期)B-06-01地块安置区工地进行考察,同时对复工复产及中原区“三送一强”活动的政策进行宣传,帮助辖区重点工程、重点企业了解政策。

本次考察通过现场调研、上门指导的方式,了解用工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期,“四上”企业与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中原区人社局负责人表示,要统筹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实施“点对点”一站式方式组织员工包车返郑。及时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后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期间复工复产、返郑人员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可由区政府免费提供车辆或全额补助包车费用的方式组织员工返郑。要抓实疫情防控,严格落实人员信息,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返岗人员排除和管理制度,抓实复工复产各项保障,科学防控,促进企业有序经营,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

下一步,航海西路街道将以开展“三送一强”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明确责任,切实强化复工复产期间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向企业传达相关惠民政策,精准施策,有针对性地帮扶企业复工复产。

汝河路街道 党建引领吹响复产复工“冲锋号”

为进一步推动辖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汝河路街道充分发挥党建“一盘棋”统筹引领作用,全面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要素、强信心”活动,党员带领深入企业一线,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安全生产等三个方面工作提供指导服务,全面落实企业联系到位、惠企政策宣传到位、问题困难收集解决到位,打通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最后一公里”。

支部靠前有为,党员示范带动。为确保服务工作及时有序推进,汝河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成立由66个临时党支部、街道社区工作者、党群志愿者为成员的企业复产复工红色服务小分队,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三位一体式帮扶,将辖区企业按照行业类别和生产经营特点,分为金融企业、商务楼宇企业、建设工程、科技企业等14大类,企业复产复工红色服务队采取街道班子成员包片挂点方式,明确专人服务、与对口企业对接、上门服务、按时上报,对所有复工复产单位的保障物资、返岗人员信息、消毒记录、公共场合管理工作等进行检查,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企业存在的物资缺乏、人员返岗困难等问题,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确保有序复工,让“党徽闪耀”,让“企业暖心”。

抓住工作细节,方法举措到位。企业复工复产红色服务小分队实行“一对一”“点对点”的服务方式,开展“三送一强”活动,宣讲各级政府持企业复工复产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加快复工提供支持,为辖区企业开复工提供便利条件,进一步为其在疫情期间抓好防控和发展注入信心。红色服务小分队依托“党员活动日”开展企业服务,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下沉防疫一线党员力量,深入企业解答业务性问题,促进辖区企业和谐发展。截至目前,已经为辖区13家企业申请政策资金300万余元。

红色服务小分队延伸扩展服务管理范畴,对辖区工地和小微企业切实做好企业用工、资金、土地、防疫物资四大保障。截至目前,已协调企业购置口罩31000个、消毒液1.2吨,为19家企业解决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方面问题22个。

西流湖街道 点对点直达 零接触返岗

3月13日19点,信阳新县的24名返岗工人乘坐返岗复工直通车到达西流湖街道辖区内大李西岗一二组安置房项目工地。

为认真贯彻“双统筹”要求,一手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企业复产复工,为解决辖区企业工人返岗问题,中原区人社局、区建设局、区交通局、西流湖街道联合,组织专车从郑州出发到达信阳新县,将24名返岗工人顺利接回。

接返前,中原区人社局、区建设局、区交通局、西流湖街道共同合作,指导企业与员工建立联系通道,详细了解当地疫情状况,精确掌握员工身体情况,确定了首批接工返岗人员名单。同时,为保障接工返岗工作安全顺利,区政府帮助指导企业精心制定了“点对点”接工返岗方案,协调车辆、随行人员和司机,确定了行车路线,配备了防疫物资及应急用品。

为确保接返工作全程无接触,实现“点对点”直达,接工返岗车辆实行司机轮流驾驶,沿途不驻不停,途中采取“无接触”加油方式,到达后直接进村入户上门接返。返岗途中,严格实施疫情防控管理要求,乘车人员全程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消毒、通风。返回途中禁止人员下车,服务车保障返岗工人如厕问题,并做好卫生清洁消毒。

建设路街道 鼓励企业抢抓机遇恢复生产

建设路街道扎实开展“三送一强”活动,服务辖区企业、大型商超、楼宇经济,做好政策咨询和解释,帮助协调疑难问题,帮助复工复产企业、楼宇经济、大型商超增强信心,恢复经济发展。

“送政策”。街道成立“三送一强”活动专人专班,任务分解到每位科级干部,严格落实责任领导的第一责任,要求科级班干部分别与分包的辖区企业对接,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针对企业的意见建议,挨家挨户把企业急需的政策送到他们手中,认真梳理,制定方案一事一议,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政策支持。

“送服务”。“三送一强”活动开展以来,街道主要领导带队,各社区、卡口工作人员每天坚持巡查,查看出入扫码登记、体温测量等疫情防控和物资储备、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帮助复工复产购买口罩、酒精、消毒液1万余份,消毒用品10余吨;帮助企业申请公共健康二维码20余份,协助企业复工复产申报奖补5家;走访辖区大型商超、规上、大型科技创新型企业10余家,共为企业送去口罩2000余个、消毒等用品30余公斤,鼓励企业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恢复生产。

“送要素”。重点针对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出现的用工、用地、资金、防疫物资储备等要素瓶颈,协调督促有关部门第一时间解决,助推企业尽快安全有序实现复产达产。

“强信心”。对复工复产企业的关心不能一“送”了之。街道积极联系协调相关职能局委,进行现场指导。积极联系联通公司技术人员帮助每个复工企业下载注册钉钉APP,使企业每位员工都可以独立操作钉钉,每日健康打卡,增强了企业战胜困难的信心,助力企业快速复工复产。

中原区文化旅游局 以文化力量凝聚战“疫”必胜信心

疫情发生以来,中原区文化旅游局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精心组织,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中原区文化旅游局创新文化传播形式,积极推动疫情迎春转型。根据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及时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改变原定活动计划,积极推动“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活动向“云服务、网络化”等转型创新。

中原区文化旅游局执法人员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每天不间断全方位对暂停开放场所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指导文化站点认真抓好活动场所防疫管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中原区文化旅游局组建了40余人的疫情防控骨干志愿服务队,下沉老旧社区,值守卡点、义务宣传……投身防疫第一线,为辖区群众的健康和安全筑起一道守护屏障。中原区图书馆、中原区文化馆还定向捐赠2000册图书,丰富居家隔离人员文化生活,鼓舞他们坚定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

中原区文化旅游局为促进文旅行业尽快恢复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脱困,为辖区16家旅行社退还244万元质保金;推动疫情后相关支持政策措施的落实,协助企业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补贴,帮助星级酒店解决复工后防疫物资缺口;协调银行对中小微企业实施贷款优惠政策。

同时,按照有关要求,还对文化企业、星级饭店、旅行社、公共文化场所等开放条件和必要性进行全面评估,不轻率盲目,不搞“齐步走”,科学规范地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全力支持文化旅游企业渡过难关。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
政府网站找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