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气温骤降,新郑市薛店镇“好想你”红枣小镇的枣园里却热情高涨。为促进银企间合作共赢,共同助力复工复产,新郑市财政局在这里露天举行了一场“银企面对面携手谋发展”现场交流会。来自新郑市的16家金融机构和190多家企业参加了本次活动,当场达成协议贷款额度10.78亿元,签约成交贷款额度10.05亿元。其中新郑农商银行签约放款额度6.05亿元,签约意向企业36家;中原银行、邮储银行等签约贷款共计4亿元。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为支持复工复产,推出了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和优惠政策。郑州银行对因疫情影响无法正常经营、复工复产遇到暂时性困难的小微企业,采取多种帮扶措施,推出了“复工贷”、“医贷宝”、“科技贷”等金融产品。新郑农商银行为助推企业复工,推出了“复工——应急贷”、“复工——首次贷”、“复工——经营贷”等金融产品,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我们的贷款对象包括辖区内受疫情影响的民营、小微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等。贷款利率比平常降低了20%左右,还开辟了绿色通道,专人进行对接,提高办公效率,加快办理,支持复工复产。”新郑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张晓杭说。
众多企业的负责人认真挑选适合自身的金融产品。郑州新航混凝土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双娟说:“我们公司已经复产90%以上了。干这一行需要垫资,另外现在还面临原料采购的问题,需要500万元左右的流动资金。今天到这儿一看,抵押贷,信用贷,啥都有,直接拿回去让老板挑一个就解决问题了。”
交流会结束后,政银企三方就“推动复工复产破解融资困难”等问题又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反映了在贷款规模、审批效率、抵押担保、信用债发行、股权质押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中国人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新郑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回应了企业诉求,表示将继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大对企业资金扶持力度,简化审批流程,改善金融服务,构建长期稳定的银企关系,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新郑市财政局局长李炎宏表示,新郑市将进一步加大协调服务力度,一如既往地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也希望企业提振信心,开足马力复工达产;金融机构为企业精准立项,靶点服务,扩大业务覆盖面,切实推动政银企三方在合作中共同发展、实现共赢,促进新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