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港实验区“组合拳”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来源:航空港区管委办    发布时间:2020-04-03 11:22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航空港实验区统筹疫情防控和 经济社会发展,以“三送一强”活动为抓手,采取一系列硬核措施 “组合拳”,全力以赴帮助外贸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达效,提振企 业信心,努力完成全年外贸目标任务,为全省、全市外贸大局作 贡献。截至目前,全区 2019 年进出口亿元以上的外贸企业已全 部复工复产。1-2 月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完成 332.4 亿元(海关数据),省、市占比分别为 55.9%、85.2%。

硬核破“危”,保障快复工。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 类指导、分区施策”的防控要求,成立工作专班,指导外贸企业 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通过省、市、区三级人社部门联动发力,快 速组织“航空港区圈”、“区外市内圈”和“市外省内圈”有序返岗, 并深入企业梳理外地关键岗位员工名单,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 财政出资组织大巴“点对点”运输员工返岗,同步开展线上招聘, 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为企业吃下了复工复产的“定心丸”。同时,坚持以企业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办企 业所需、解企业所忧,在深入贯彻落实省“20 条”、市“30 条”的 基础上,结合实际率先出台支持企业(项目)复工复产 10 条政 策,统筹帮助企业解决防疫物资不足、原材料供应、运输、融资 等要素保障难题,使区内外贸企业快人一步“稳”了下来。

内稳外“抢”,大力拓市场。按照“稳存量、抢增量”的原则,针对区内重点外贸企业,一对一做好挂钩帮扶,同步推进产业链、 供应链企业协同复工,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继鸿富 锦和裕展复工之后,区内鸿富盛、领胜科技、王子新材料等配套 企业及其他进出口总额超过 3000 万美元的重点企业均在第一批 次实现复工。在稳定区内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积极帮助企 业拓市场、抢份额、增订单,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溢出” 效应,区外及境外客户纷纷追加或转移订单至港区。郑州联创电子承接传音手机转移订单 5000 万台,年产值可实现 20 亿元;郑 州合晶订单比去年增加了 551%,年内有望实现满产。富士康生 产能力已超过去年同期,预计一季度富士康进出口增长 10%左 右,将为省市外贸基本盘奠定基础。

疫中求“机”,发展新业态。把握疫情对市场消费形式的影响,顺势而为,逆风而动,大力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 态快速发展,加快国际营销网络建设,跨境电商和大宗商品贸易 保持快速增长。1-2 月,航空港区跨境电商累计完成 1034.5 万单、 货值 11.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15.2%、118.9%;限额以上企业 完成商品销售额 94 亿元,增长 6%,其中以兴瑞实业、嘉瑞供应 链等为主的大宗商品交易企业完成销售额 64 亿元,增长 13.3%。 同时,鼓励引导区内企业转产、新建口罩等防疫物资产线,帮助 企业完成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生产许可申报材料的准备以及生产 设备、原材料、环氧乙烷灭菌设备的采购,在做好区内防疫物资 供应保障的同时,支持资质实力较强的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目前, 全区已引进、转产口罩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 11 家,投产生产线 25 条,日产能达 150 万片。其中,康佰甲、卓恩康等 3 家企业 生产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外科口罩与 N95 口罩拿下欧盟 CE 认证, 已承接海外市场订单 2000 余万片,货值 0.38 亿元,为稳外贸增 添了多支生力军。

因势应“变”,云上促招商。紧紧扭住招商引资“生命线”,抢抓产业链转移、重构的机遇,积极创新招商形式,大力开展“云 拜访”“云洽谈”,采取电话、邮件、网络视频等方式加强与客商 的对接联系,确保关系不断、感情加深。截至目前,通过“云招 商”和“在线签约”的模式,实现浪潮安全可靠生产基地及生态基 地项目、几米物联网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及总部研发项目、海尔硬 创医用设备及智能硬件制造项目、深圳仙人掌人脸测温防疫布控 系统项目等 4 个重大项目“云签约”,总投资额 47 亿元,为经济 发展积累了新优势。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
政府网站找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