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春节假期即将结束,企业员工返岗复工临近,企业疫情防控成为当前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是对奋战在经济一线园区人的一次考验。在责任担当与科学防控的“大考”中,双桥(沟赵)园区运营中心按照省、市、区相关安排部署,以及郑州市第10号通告和第15号通告要求,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确保全力防疫和有序复工复产同步进行,交出了一份温暖答卷。
主动作为,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订单我们已经积压了太多,如果再不发货就会影响对客户的承诺,失去众多客户的信任……”2月7号下午,双桥园区工作人员突然收到河南省保时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一条“求助”短信,信里说道,从2020年1月17日放假至今,该公司已积压120万的订单没有发货。现在每天接到的外贸订单都在20万左右,如再不发货就会影响对客户的承诺,失去众多客户的信任,希望能够最快复工,完成对外订单,以解燃眉之急。
据了解,河南省保时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于检测、测量测绘等仪器仪表的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去年销售额近8000万元,已在高新区亿达科技新城投资购买一栋新办公楼,准备扎根高新区大展拳脚。可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企业颇感无助,复工的急迫心情溢于言表。
在了解到企业面临的困境后,双桥园区主动作为,积极协调企业复工复产。一方面,园区提前根据省、市、区各类文件精神,梳理出企业复工复产前需要完善的各类规章制度、防控措施,形成企业复工复产审批文件清单13项,多方引导企业高度重视内部疫情防控规章制度和实施措施落实,形成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模板,有效提高了企业复工材料准备的效率;另一方面,园区派工作人员指导协助企业制定文件、落实复工等基础性工作,并会同疾控中心、辖区办事处等有关方面进行现场核查。
经过创新发展局与园区沟通协调,河南省保时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实现复工复产。
特事特办,提供上门体检服务
走进位于郑州高新区的中原粮食集团多福多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制作馒头,空气中弥散着麦香。多福多公司在郑州拥有1800多家终端销售网点,占据郑州预包装馒头90%以上的市场份额。
疫情发生以来,稳食品生产是稳民心的关键,多福多食品公司第一时间决定复工复产,保证民生生活物资供应。“在复检企业复工审批中,发现企业出现用工人员少,产量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便迅速和企业对接。”双桥园区企业服务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协调企业用工问题时,建议企业通过招聘周边群众体检上岗,同时鼓励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下一线生产。
“就算是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也需要体检才能上岗。”得知这一消息后,双桥园区企业服务部立即为企业联系体检单位,多方沟通,最终联系到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高新区分院为企业上门体检,特事特办,缩短企业去医院体检的时间,加速多福多公司人员上岗,补充一线生产力量。
党建引领,疫情防控管理到位
上午8:00分,园区党员干部们便奔赴至各自岗位,他们亮出党员身份,冲锋在前,有的排查园区企业里返郑务工人员信息,有的在企业协调处理问题……“白+黑”、“5+2”是从春节期间到现在的工作常态。
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园区共27人,服务辖区企业4858家企业。人员不充足、工作任务重,面对这种问题,园区多方协调,第一时间成立了四个临时党支部,全体工作人员与辖区敢于亮剑的共产党员和志愿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防疫物资匮乏基本上是所有复工复产企业所面临的难题。了解到园区企业复工消杀物资采购困难后,园区实地走访辖区企业天水环保、万仁药业,帮助两家企业尽快办理复工手续,协助解决企业资金、用工、采购物资运输等问题。此外,还统一组织园区企业采购空间消毒液、人体消毒液、75%医用消毒酒精等消杀物资。截止目前,共帮助138家企业购买消毒液、酒精等消杀物资。
为提高企业负责人疫情防控意识,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规章制度。园区联合广州零牌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开展了线上公益讲座,重点强调了企业如何在疫情下防控前提下开展复工准备工作,提高企业负责人的疫情防控意识。
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间满足企业复工的资金需求?园区双向发力,一方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积极收集金融支持防疫生产及民生急需的各类政策,整理成产品手册,第一时间在企业工作群发布,协助企业对接金融机构,保障企业资金需求,其中协助河南省消毒产品重点生产企业吉尔康获得沟赵农商行300万元贷款。另一方面,为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园区积极协调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工作人员,为园区120余家企业争取到了平安产险-乐业福(新冠肺炎)公益保险,最高保额100万元。
在园区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双桥园区经管委会审验通过复工复产企业共54家,占全区复工复产企业总数45%,其中专业园区组审批通过企业家数32家,占比60%。“后期会对企业复工后的日常消毒、新返岗人员信息摸排等工作进行持续跟进。”双桥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