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戴上不到20分钟就湿透了,自到卡点工作以来,也不知用去了多少个口罩。”8月11日11时许,在河南省郑州市陇海西路高速口,执勤民警孙晟一边摘下被汗水浸透的口罩一边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这个高速口是郑州市区西部的一个主要上下站口,车流量大。8月2日10时起,在郑州市域范围内各高速公路站及国省干道设立93个离郑个人核酸证明查验服务点,每个服务点均部署警力,实行24小时执勤值守,承担车辆拦停、秩序维护、应急处突、打击违法等职责。
而在郑州市区,全市公安民警辅警根据分工不同,全力抓好涉疫筛查、联防联控、打击涉疫违法犯罪、内部防疫等重点工作,确保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
维护秩序守护辖区平安
7月31日,西流湖派出所民警潘玥玥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到水木清城社区。此时,她才知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
自7月30日发现首例无症状感染者以来,郑州市迅速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并决定在全市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她到社区后,社区书记丁晟轩说:“市里要求‘不漏一人’,在三天时间内完成采样工作。这么多人第一次排队检测,现场无论如何不能出乱子。”
看着那么多居民在凌晨还在排队检测,潘玥玥有一种异样的感动。对于个别发牢骚的居民,她就上前做好解释工作。面对个别因插队与他人发生口角的居民,潘玥玥专门提醒说,“如果有急事,可提前说明,咱们尽量安排好,请大家相互理解”。
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束后,郑州市迅速启动了第二轮。潘玥玥根据在第一轮检测中发现的候检居民玩手机等现象,从派出所领来反诈骗宣传单,向居民们讲解反电信诈骗知识,并帮助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像潘玥玥这样的民(辅)警,在全市4603个核酸检测点维护现场秩序,确保了全市1200余万人的核酸检测采样任务。他们主动融入各街道、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以最实的措施、最严的纪律、最细的作风履职尽责,及时掌握辖区情况、果断采取行动,以有温度、有速度的值守,守护着辖区平安。
冲在抗疫第一线
郑州疫情由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院感引起,在省内造成了一定范围的扩散,而该院每天进出的流动人员超过千人次。按照上级工作要求,郑州市公安局二七分局刑侦大队承担医院病区公共视频调取及人员信息核查工作。
“这次任务危险程度高,我是党员,必须冲在抗疫第一线!”没有丝毫犹豫,刑侦大队民警韩继刚第一个报名,并向党支部写下请战书。
“我曾经是一名军人,现在是一名人民警察,我请求执行这次任务!”民警李建星是一名军转干部,多年来退伍不褪色。这次,他仍旧毅然前往。
得到批准后,8月2日晚10时,韩继刚和李建星穿着防护服,带着近30公斤的装备,走进了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开展证据调取工作。警服在密封的防护服里全部汗湿。经过4个小时的紧张奋战,次日凌晨,两人终于完成所有工作。
韩继刚前段时间忙着抗洪抢险,现在又忙着疫情防控,已经大半个月没回家了。
在一周的时间内,他们调取查看了2880个小时的视频监控影像,逐一追踪潜在感染者。
为配合全市疫情筛查,郑州市公安机关组织专班工作组、明确专人专岗专责,实行24小时全天候运转,按照“扁平化、无缝隙、点对点”的要求,强化与疾控、通信、交通运输管理等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逐一落查涉疫人员身份,全力为疫情流调溯源工作提供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撑。
风险排查管控无死角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加大检查的频率,维护好食品药品市场的安全,切实做到无死角,确保群众吃上放心食品。”从7月31日以来,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食药环大队成立专门小组对辖区进行拉网式检查。
疫情发生后,郑州市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和基层组织,全面加强车站、医院等重点部位和大型商业区、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防护,全面加强宾馆旅店业管理,督促重点单位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对入郑、离郑人员的核查管控措施。食药环、经侦等部门配合市场监督管理相关单位,加强对防控疫情急需的药品、口罩、消毒液等物资生产企业的监管,切实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交警部门及时对外发布道路交通情况和因防控疫情需要采取的交通管制通报,加强日常交通管理和车流分控,保障医疗救援车辆、防疫物资运输车辆优先通行。
治安部门全面梳理排查户外室外、商场内部举办的大型集会或促销活动,严格审批。还会同邮政管理部门加强寄递物品管理,对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寄递物品落实全面消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