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黄河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对于建设文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
近年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新时代文化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的重要嘱托,系统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兴文化工程,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研究,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十大组团工程——如今的郑州,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强做足文旅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开出朵朵繁花。
黄河是一条自然之河,也是文明之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今天,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大力实施文艺文化精品工程、构建文旅深度融合新格局等方面,这条承载文明密码的母亲河,仍将持续焕发时代生机,为增强文化自信注入磅礴力量。
郑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见证了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八千年农业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都史,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核心区域和主根主脉所在。立足八大古都的千年文脉,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依托文物数量与规模的双重优势,夯实排名全国前列的资源根基;立足文旅产业基础之实、发展潜力之巨、市场空间之广等多重势能,激活文物密集型城市的独特禀赋——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机遇,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传承弘扬,让黄河文化、黄帝文化等瑰宝持续跃动时代脉搏,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芝麻开花节节高”,郑州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牢记领袖嘱托、践行省委要求,我们必须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造现代文化,打造人文之城。我们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用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重要宣传载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活态化展示、具象化传播、创新性表达,不断擦亮“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我们要秉持兼容并蓄的开放胸怀和为我所用的自觉意识,广泛吸收借鉴现代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大力实施文艺文化精品工程,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文化生活需求,突出营造青年人“近悦远来”的良好环境,加快建设成为中华儿女的寻根之地、中华文明的朝圣之地、中华文化的体验之地、国学教育的实践之地、现代文明的创新创业创造之地。
大河高歌东赴海,万仞嵩岳立天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文化的力量更加凸显,文化的影响更加广泛,文化的功能更加多元。牢记领袖嘱托、践行省委要求,以文化自信传承历史文脉,以守正创新激发文化活力,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丰富内涵和历史意义,全面阐释黄河文化时代价值,为黄河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持续讲好“黄河故事”“郑州故事”,郑州文化发展的道路必将越来越繁荣、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