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超百场文博活动带你“穿越古今”
发布时间:2025-04-27 09:00 来源:郑州日报

市民在商都书院街城市考古课堂参观体验(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 左丽慧)“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者的共同节日,也是致敬匠心、传承文化的重要时刻。今年“五一”假期,郑州市各大文博场馆以“劳动铸就文明”为主题,为市民和游客奉上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盛宴,包括主题展览、特色展演、工匠技艺体验、劳动主题研学等百余场活动,带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博物馆中感受劳动的价值与荣耀,体验劳动的乐趣。

丰富展览解码文明基因

古代先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守护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专家研究表明,裴李岗文化时期,社会已有明确分工,男子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渔猎劳动,女子则主要从事粮食加工和家务劳动。裴李岗时期人们会用到哪些生产工具?在郑州博物馆,石斧、石锛、石锄、石铲、石镰、石磨盘和石磨棒等,将带观众了解数千年前裴李岗先民使用的劳动工具。

此外,郑州各大博物馆、纪念馆也将在“五一”期间推出一系列主题展览,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魅力。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推出“文明互鉴——世界图纹与印记展”,汇聚亚洲地区90余方古印章,开启跨越3000年的篆刻艺术对话;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丝路融合之美”专题展首次公开展示希腊、波斯等地的珍贵来通与唐代杯具,再现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融;巩义市博物馆“汉服雅韵”展览通过40余件复原服饰与数字投影,还原“衣冠上国”的礼仪之美。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的“乙巳蛇年·灵蛇贺春·蛇文化特展”和巩义市博物馆的“杜甫诗全国名家书法作品展”则从不同角度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蛇文化特展通过展示蛇文化的演变历程、与蛇相关的文物以及蛇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让观众充分了解蛇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而书法作品展则通过多种书体的书法作品,展现了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诗歌的魅力,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陶冶文化情操的场所。

科技赋能沉浸体验

作为早商王都的郑州商城曾发生过哪些动人的故事?汉代冶铁“高科技”是如何诞生的?……为了让观众深入体验郑州历史切片中的多样魅力,4D影院、MR眼镜等也运用到各大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活动中。

据了解,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推出的“MR冶铁工场”体验,观众佩戴混合现实眼镜即可目睹汉代“炉火照天地”的壮观景象;VR大空间、考古盲盒等互动项目,让文物“活”起来。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4D影院将上演《桑林祈雨》,以全息技术还原3600年前商汤祈雨场景,在专业团队精心打磨下,光影与烟雾交织将为观众上演覆盖多重感官的视听盛宴。

此外,巩义市博物馆的“劳动颂歌·博物馆音乐会”将在“五一”期间举办。音乐会将搭配文物影像背景,演唱与劳动主题相关的古典乐、民歌,让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劳动的光荣和伟大。

文创市集让传统文化潮起来

5月1日,二七万达广场将集结16家非国有博物馆举办文创市集,青铜器复刻品、客家擂茶体验、金石传拓等特色项目集中亮相;郑州瓷源博物馆也将举办瓷博文创市集惠民活动。活动现场将展示陶瓷拼图、投壶游戏等传统游艺项目,让观众在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文化消费的乐趣。木华苑民居博物馆更有汉服打卡赠券、射箭擂台赛等活动,让传统文化焕发青春活力。

此外,双槐树遗址、青台遗址、商都书院街城市考古体验课堂等三大考古工地在“五一”期间升级开放,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院内每周六开展的露天电影放映活动,都将在这个“五一”带给广大市民观众不一样的节日体验。

延时服务惠民便民

为满足游客、市民需求,郑州博物馆、二七纪念塔、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等10家文博场馆将实施延时开放。同时推出1元4D观影、公益文物鉴定、考古工地开放日等惠民活动。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的“沉浸式趣味闯关”将带观众在好玩的寻宝游戏中深度逛展;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还特别设计“商都匠作密码”解谜游戏,完成挑战可获限定文创礼品;郑州博物馆将在“五一”假期推出多项文物活化利用新项目,如VR大空间、4D影院及小剧场周边配套、文创纪念牌等,这些新业态既可以丰富游客体验,提升博物馆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同时带动文化消费,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服务。

从考古工地的厚重到非遗技艺的灵动,从数字光影的炫酷到露天电影的怀旧,郑州“五一”的文博活动编织成一张文化网络,无论是历史爱好者、科技迷,还是亲子家庭、文创达人,都能在郑州找到“心之所向”。需要提醒的是,部分热门活动需提前预约,可通过各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查询详情。

这个假期,让我们相约郑州,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
政府网站找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