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4 11:01 来源:郑州日报

上榜城区:金水区(第3名)、中原区(第21名)、二七区(第36名)、管城区(第40名)。

上榜县(市):巩义市(第5名)、中牟县(第12名)、新郑市(第21名)、新密市(第34名)、 荥阳市(第40名)、登封市(第47名)。

(记者 王翠 谢庆)赛迪顾问近日发布2025中西部县域、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同时公布2025赛迪中部百强县、2025赛迪中部百强区等榜单。郑州市表现亮眼,其中百强区共有4个城区入选,6个县(市)全部登榜中部百强县,展现出强劲的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

据悉,此次郑州市上榜的城区包括:金水区(第3名)、中原区(第21名)、二七区(第36名)、管城区(第40名)。这些城区共同构建了郑州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力矩阵,形成了从头部引领到中坚支撑的协调发展体系。

上榜的县(市)为巩义市(第5名)、中牟县(第12名)、新郑市(第21名)、新密市(第34名)、 荥阳市(第40名)、登封市(第47名),实现郑州县域整体高位突破。

作为全市乃至中部地区的发展标杆,金水区排名中部百强区第3位,其发展路径具有典型意义。该区通过构建“3+4+N”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金水科教园区、粤浦科创中心等平台集聚效应持续释放,成功吸引深兰人工智能、中原动力等优质项目落地,并创下重点项目“3个月从进场到投产”的“金水速度”。截至目前,全区已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2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700余家,引进院士19名,搭建研发平台271个,2025年上半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10亿元。从全市视角看,金水区的跃升不仅是单一区域的突破,更是郑州市整体推进创新驱动、优化产业布局的缩影。郑州市正通过多点发力、梯度培育的策略,强化各城区特色产业与功能定位,共同塑造结构合理、动能持续的城市经济生态。

作为郑州县域实力最强的经济体,巩义市本次跻身中部百强县第5位,河南上榜的30个县(市)中排名最高,在全国县域经济格局中也处于头部方阵。

近年来,巩义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形成了以铝精深加工为核心、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为支撑、绿色建材为补充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全国领先的铝工业基地,巩义拥有中孚、明泰两家龙头企业,构建起熔铸、热轧、冷轧、涂覆、包装材料、汽车板等门类齐全的产业链条。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攻坚,先进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围绕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绿色建材等领域,一批投资过亿元的延链补链项目集中开工,其中多个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巩义在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发展质量、创新驱动等方面形成综合优势,成为郑州都市圈西部增长极的重要力量。

据悉,中西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研究依托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所有县级行政区,其中,中部包含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西6省475个县域(含98个县级市、368个县、9个自治县)。

赛迪顾问分析认为,2025中部县域经济百强呈现鲜明地域分布特征与强劲发展动能,整体形成“河南领跑,湖北、湖南、安徽紧随,江西、山西追赶”的梯队格局,河南省以30个入榜县(市)居首,且在前50位中占据15席;湖北(23个)、湖南(20个)、安徽(19个)构成第二梯队,江西(6个)、山西(2个)数量相对较少。

从经济实力看,中部百强县“头雁效应”显著,中部百强县2024年GDP总量达6.5万亿元,前10名形成“万亿梯队”;单体规模持续升级,GDP800亿元以上县市从2021年13个增至18个,GDP500亿元以上县市从43个增至62个。

中西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依托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所有地级市市辖区,其中,中部城区包含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6个省份共226个市辖区。

赛迪顾问研究发现,中部城区经济发展呈现“空间上分布不均、规模上梯度分布”的特征。从规模层级看,中部百强区高度集中在1000亿元以下的区间,共有75个城区,是支撑中部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具体看,地区生产总值4000亿元以上的城区有1个,2000亿~3000亿元的城区有4个,1000亿~2000亿元的城区有20个,700亿~1000亿元的城区有25个,400亿~700亿元的城区有47个,400亿元以下有3个,400亿元以上的城区总体呈现“金字塔”式的分布形态。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
政府网站找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