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区科技创新引领 促进产业升级
发布时间:2022-02-22 17:06 来源:中原区人民政府

2月22日,在中原区召开的区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原区提出“十个聚焦”,谋划今年经济工作。特别提出向创新要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促进产业升级。

大力实施“四大工程”,瞄准“六个一流”,全力集聚创新主体、构建创新生态、补齐创新短板,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等合作对接,计划全年新增各类研发平台10个,新增新型研发机构5个。完善孵化服务网络,年底前全区各类创业孵化载体达到26家,新增市级众创空间(孵化器)5家。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充分发挥中机六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等科技创新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全力打造一批省市级科技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和雏鹰企业;制定“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力争年底前全区科技型企业突破7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

同时,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加快形成涵盖技术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等全方位、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3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深入实施“项目+人才+团队”一体招引培育工程,落实好“郑州人才计划”等各级人才政策,全年引育创新创业人才团队6个。构建集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全方位人才服务保障体系,让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中原区以科技创新引领,聚焦产业发展升级,科技服务业,重点抓好“四推动两培育一探索”工作。

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推动同济大学中原环保产业研究院继续发展壮大,与中国环科院合作成立新型研发机构,以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中赟国际、中原环保、天辰环保四家企业为带动,重点围绕资源可循环利用、双碳目标发展要求,在节能、超净排放等领域,聚焦技术研发、装备制造、运用服务等细分产业,打造一批创新平台和以科技创新型为引领的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产业集聚。

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加快发展。依托深圳浪尖、郑州一诺、杭州飞鱼、湖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工业设计机构,及本土创新能力强的中电科27所、河南工业大学设计研究院、郑煤机、垣发集团、中机六院、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进行有机结合,打造中原工业产品设计中心,推动形成企业特色鲜明、行业竞争力强、具有明显优势的发展氛围。

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以字节跳动、滴滴等行业龙头企业为基础,着力引进京东、腾讯等头部企业及上下游企业;培育行业领军企业,推动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建成投用,河南煤矿智能创新中心市场化运作;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产品新模式,争取数字经济突破15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万人。四是推动检验检测产业加快发展。重点围绕水土污染防治、烟气治理、危废医废和生活垃圾处置、环境检测与评估、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矿产等领域,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做大领军企业,做强优势企业,扶持成长企业。

两培育将培育能源科技产业。推动传统能源、替代能源、新能源等行业集聚,形成梯次发展格局。支持华润燃气、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河南销售公司、仓储公司、华北石油局天然气公司、郑州启林燃气等传统能源业务做大做强,对接深能集团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智能充电等能源服务领域的项目落地合作。培育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依托河南工业大学粮食创新研究院,围绕“粮食质量安全追溯、粮食机械设备改造、粮食绿色仓储运输加工、粮食品种品质品牌信息化建设、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等五大体系,加强大数据、物联网服务体系建设,形成“粮食大脑”,助推粮食产后经济提质增效。

还积极推进智能制造。瞄准时尚生活和产业智能化趋势,通过打造高效实用、创新能力强的研发平台,开展“小而精、轻量化、高附加值”工业产品研发,聚焦轨道交通、医疗设备、环保装备等领域,推动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快速成长,形成设计开发、样机确认、技术认证、批量生产的全链条都市型工业体系。

加快布局新材料。积极引进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新材料企业或科研平台,以高附加值、低能耗、无污染的航空航天、军工、生物医药等领域为主攻方向,全力提升新材料产业科技含量,拓宽应用领域,培育引进一批高技术含量企业,形成初步产业规模。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
政府网站找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