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打好防汛备汛“组合拳” 夯实安全度汛基础
发布时间:2023-04-25 08:59 来源:上街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防汛工作视频会议要求,上街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立足于“防”,突出于“早”,着眼于“细”,致力于“实”,全力做好汛期安全工作,坚决筑牢防汛工作的“铜墙铁壁”。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防汛责任。一是迅速行动,周密部署。及时召开上街区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印发《上街区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围绕健全完善机制、落实落细责任、增强基础能力等5个方面制定19项具体措施,有序推进防汛抗旱各项工作。二是强化领导,明确责任。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分包防汛工作机制,明确区委书记、区长任双指挥长,及时调整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印发《关于调整区四大班子领导分包联系镇(街道)防汛应急救援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压紧压实防汛抗旱领导责任。三是细化职责,狠抓落实。严格落实河湖水利工程、山洪灾害等防汛行政责任人,印发《上街区重点防洪工程防汛抗旱责任人通报》,明确桥梁河道、山洪灾害等16处重点部位防汛责任人20名,并在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全面排查隐患,狠抓整改提升。一是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围绕防汛重点单位和重点行业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严格实行全过程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共排查出地质灾害、深基坑、道路交通积水点等风险隐患48项,逐条逐项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措施,已整改完成91.67%。二是加强风险管控。围绕重大防洪工程、重点区域部位、重要基础设施,组织开展全面排查,共梳理通信枢纽、变电站、水利工程、地下空间等防汛关键点153处,定人定岗定责,加强巡查值守,严防次生灾害发生。三是严格督导巡查。充分发挥防办综合协调职能,成立专项督导组对防汛隐患点、重点部位进行“过一遍”专项检查,督促各成员单位严格落实隐患管理“动态排查”和“闭环管理”制度,确保各项防汛措施整改落实到位。

持续培训演练,提升实战能力。一是充足预置防汛队伍。立足“抢早、抢小”,加强综合救援队伍、专业抢险队伍、民兵以及社会应急队伍等抢险力量统筹,预置3类1624名防汛抢险人员,切实提高突发险情灾情的应急处置能力。二是积极开展实战演练。印发《关于深入开展防汛培训和应急演练的通知》,督促指导镇办和部门围绕人员组织、险情处置等方式,加强应急抢险队伍实战演练,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全区安全度汛。三是持续优化应急预案。按照国家和省市最新工作要求,结合辖区防汛工作实际,持续修订完善《上街区防汛应急预案》及各级各类防汛预案、工作方案和调度方案,优化流程,细化措施,确保各类预案方案科学合理、高效实用。

夯实应急基础,提高保障水平。一是不断强化防汛物资保障。开展防汛物资储备现状调查。对全区抢险物料、救生设备及器材、通讯器材等防汛抗旱物资5大类73种进行全面摸排统计,确保汛期能够随时调用。二是积极开展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从组织管理、隐患排查、基础设施建设等9个方面全面提升社区防灾减灾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共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5个,另有4家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已经顺利通过验收。三是扎实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强对已建应急避难场所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指挥等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持续做好场所日常巡查,确保紧急情况高效使用。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8处应急避难场所并均处于随时启用状态。

提前预警预防,提升减灾水平。一是深入分析研判。牢固树立综合减灾意识,完善风险灾害会商制度,及时召开自然灾害形势分析研判会,分析灾害风险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截至目前,编发大风、降雨预警信息32期、自然灾害分析报告4期、会商研判报告4期。二是注重协调联动。进一步细化完善会商研判、预警发布、物资调配、救援队伍预置等工作机制,强化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畅通多部门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渠道,全面提升全区防灾减灾救灾整体协调能力。三是广泛宣传引导。扎实推进防灾减灾宣传“五进”活动,综合开展防灾减灾和避险知识科普教育,让群众熟知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确保“方向对、跑得快”,增强基层干部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
政府网站找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