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2023年,新郑市将“开展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加强行政村卫生室基本运行经费补助,加大卫生健康知识普及力度,着力保障村卫生室正常运转。”列为民生实事之一。为切实办好办实这一实事,新郑市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制订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此件实事。
随着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全面开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医生进入居民生活,为其提供种类多样的健康指导服务。近日,记者跟随新郑市新建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来到居民乔爱琴家中,一直患有高血压的她,这些年,经家庭医生团队定期入户随访,为她进行健康检查,指导其合理用药,使她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居民看病的便利得益于新郑推行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7年,新郑在全省率先推出颇具地域特色的“3+N”家医签约模式,组建307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由816名医护人员参与其中。该模式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为切入点,打通市民看病就医“ 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团队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新郑多次邀请上级专家老师全方位解读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履约内容及流程、服务规范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培训常见慢性病、多发病健康管理,健康评估;现场实操心肺复苏、现场急救等技能,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团队的急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逐步改善的不仅是医疗服务等软实力,还有硬件条件。村卫生室作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新郑加强资金保障,对全市343个村卫生室经费补助实现全覆盖,经费补助由往年的3000元提高至2023年的4500元。各卫生室除了日常运行发生的水费、电费等支出,结余部分可统筹用于房屋修缮、设备更新等。走进新郑市新村镇时垌村卫生室,墙壁上挂着各种制度和政策宣传版面,整个卫生室窗明几亮、干净整洁。2023年,该卫生室利用新郑市里拨付的经费补助对卫生室基础设施进行改善,有效提升了群众就医环境。
看得到的安全感,感受得到的幸福感。新郑推出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春风化雨,打通了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家门口便可享受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