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荥阳市以政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为抓手,探索“一站服务提质效、一套机制强管理、一支队伍管到底”的服务模式,全力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打造一站服务,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
以“功能明确、业务协同、方便快捷”为原则,构建“1+5+N”(1个综合受理区+5个专业受理区+N个特色服务点)的科学空间布局。一是强化咨询辅导作用。按照“服务优先、辅导靠前”原则设立咨询辅导区,全面推动进驻部门业务骨干从“审批后台”走向“服务前台”。通过辅导前移,综合辅导区群众材料一次提交合格率90%以上,税务窗口非接触性办税率95%以上。二是推行综合受理模式。整合设置“1+5”业务受理区(1个综合受理区,税务、不动产、房产等5类业务专区),推行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设置企业开办、二手房交易、水电气热网等一件事专区,实现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大厅一窗申报,企业开办最快2小时出证,二手房过户业务出证时间由5天压缩至8小时。三是打造特色服务专区。聚焦不同群体需求,设立全程网办区、简事快办区、为老服务区、人才服务区等N个特色区域,为高层次人才、老年人等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服务供给精细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体验人性化,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健全一套机制,推动政务服务规范化
围绕企业群众办事全过程,不断健全统一预约、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有诉即办等政务服务体制机制。一是实行统一预约。实行线上预约和线下排队取号统筹管理,推动25个部门307项高频事项上线郑好办APP实行统一预约,线下对政务大厅取号机进行智能升级,推行“刷脸取号、到号提醒、智能回访”模式,进一步减少群众轮候时间。二是落实一次告知。梳理公安、社保等36个部门2100余事项,编制并公布电子版“一次性告知单”,对于不符合条件或资料不全的,一次性出具“补正材料通知书”,实现群众办事流程一键查询、政策一次告知、材料一次补全。三是多方协同监督。构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企业群众多方监督体系,从办事流程中找差距、通堵点、破难点。2024年政务大厅投诉率同比下降50%以上,通过“一把手”走流程发现并解决问题18个,15位社会监督员充分发挥宣传员、联络员、督查员作用,收集有效意见建议8条,精准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建强一支队伍,推动政务服务便利化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全力打造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服务高效的政务服务队伍。一是抓先锋引领,促服务意识提升。扎实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以党员亮身份树形象、亮职责转作风、亮承诺作表率、争先进当先锋,大力营造“比学赶超”深厚氛围。2024年成功创建荥阳市“五星党组织”、“荥小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创新工作室,党建赋能政务成效显著。二是抓业务学习,促服务质效提升。按照“分批组织、有序推进、人人持证”原则,首批43名工作人员成功通过行政办事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工程项目建设”等主题开展各类业务培训19次,确保各环节经办人员政策明、流程清、辅导精,打造一件事“一口清”服务队伍。三是抓“六免一帮”,促服务体验提升。推行免费邮寄、免费刻章、免费帮办等“六免一帮”服务模式,提供“进门有引导、办事有辅导、全程有帮办、结果免费寄”的全程服务。2024年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2469件(次),免费邮寄386件,免费复印40万余张,免费刻章2676套,群众办事体验感进一步优化。
下一步,荥阳市将继续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勇争先的使命感、惠民为民的责任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全力开创政务服务工作新局面,为优化营商环境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