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考古工作,我国考古事业迎来黄金时期,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市文物局局长顾万发在接受专访指出,“为了推进新时代考古工作,我国高校考古学学科和教学体系建设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评价机制、实践体系等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顾万发认为,目前一些高校考古学课程体系存在重考古轻文献、重视历史而忽视思想文化、重视中国地域考古而忽视世界其他地区考古研究的状况;师资力量匮乏,关键研究方向断层,天文考古、古文字学、石窟寺考古等冷门绝学方向研究力量不足;评价聘任机制有待完善,相关的研究方向、开设课程等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田野考古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强化,多数高校没有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有些只能依托其他考古机构承担教学任务。
考古学是一门重视田野实践的学科。顾万发建议,适当扩大国家级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倡导建立地方政府支持下“考古机构+高校”合作共建模式,为高校和地方开展考古人才培养、考古资料整理、多学科研究等提供现代化的基地保障。
此外,“要重视世界其他地区考古研究和教学,培养熟练使用外国语言、熟悉外文文献、能够独立开展外国考古研究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顾万发补充说,通过共同开展考古发掘、研究和技术交流等活动,提升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更好地推动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为中国考古学科体系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下一步,市文物局将在顾万发的带领下,为推动考古学科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