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郑州市文物局长会议召开。传达学习全国、全省、全市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和全国、全省文物局长会议精神及省、市委领导有关郑州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工作和对文物工作的批示要求,总结2024年全市文物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会议采取“1+6”形式,与2025年全市文物安全工作讲评会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物工作部署会议、文物系统党的工作和纪检工作会议、“四普”工作讲评会议、文物宣传工作会议等6个会议进行了套开,强化纪律规矩意识,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会议指出,2024年全市文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文物工作新方针,全面聚焦文物保护利用、安全防范工作,为推动打造“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文化品牌和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商都遗址书院街墓地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市总数达到16个,排全国城市第一;《文物里的郑州》公众考古系列宣传片在全球112个国家中英文双语联播,荣获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2024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优秀项目”;《郑州市双槐树遗址保护条例》正式实施;6个区县(市)成立了文物局;全市博物馆数量达到116家,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达到15家。
会议明确,2025年全市文物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全省文物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发展大局,锚定“四高四争先”战略部署,聚焦郑州都市圈建设,扛稳“挑大梁,走在前”目标要求,深化“三标”活动,抓实抓好建立郑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和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进双槐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和双槐树研究中心建设、编制《郑州市“十五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郑州市“十五五”文物科技发展规划》等重点保护规划、全面施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完成省市人大《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保护条例》立法审核、高质量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压实各级文物安全责任、优化服务营商环境、修订《郑州市博物馆事业发展扶持办法》、推出《“丝路华章——唐代青花瓷瑰宝展”》一批精品专题展览、提升文博场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重点任务,守正创新,凝聚力量,加大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和督察力度,加快文物科技创新和文旅文创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把郑州建设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和中华儿女的寻根之地、中华文明的朝圣之地、中华文化的体验之地、国学教育的实践之地、现代文明的创新创业创造之地提供有力支撑,努力开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全市各经济开发区、区县(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市直文博单位班子成员、市文物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会议,6个单位作了经验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