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要点
一、建设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的总体目标
紧紧抓住建设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历史机遇,围绕“构建大枢纽,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总体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民生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为目标,以推进民生领域数字化、网格化、移动化的深度应用为途径,以整合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和提供公共信息为抓手,以服务四大领域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信息消费,打造百姓安居,社会和谐的新商都。
(一)信息惠民范围全面覆盖,提升信息消费能力。信息惠民惠及全市90%以上人口,并辐射以郑州为中心半径500公里的中原经济区整体发展。实现信息消费超过525亿,年均增长25%以上,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441个亿以上,年均增长40%以上。
(二)优化惠民发展环境,提升基础设施集约化水平。建立高效顺畅的管理体制,全面统筹全市信息惠民工作,政府职能部门网络协同接入率达到100%,80%以上的市民能通过网络享受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服务。建立完善的人口、法人、地理、经济等公用数据库,专业数据库建设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三)完善政务资源建设,提升共享协同水平。形成较为完善的政务信息资源采集、管理和共享机制,有效提升政务效能,政务公开信息网上发布率达到100%,非涉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现100%网上办理。跨部门业务协同能力持续增强,非涉密人口、法人库、地名地址以及信用等信息实现100%全业务部门共享,实现政务数据资源的按需、及时、有效的共享交换。在市基础数据库和公共平台基础上,建立社会公共管理专题数据库,数据覆盖全市域7446.2平方公里,事、情数据现实性达95%以上。实现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视频监控信号、数字城管视频监控信号、电子监察视频监控信号及平安城市视频监控信号等视频资源实时传输浏览和综合利用。
(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实现远程医疗覆盖全市95%以上主要医院。民政数据库覆盖率达到95%以上,被救助对象的认定准确率达到95%以上,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的覆盖率达到98%以上,社会养老呼叫响应率达到100%。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90%,建成覆盖全市且完善的社会保障卡服务体系,发卡率达到90%以上,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卡的一卡多用。实现城区中小学校智慧教育“人人通”覆盖率95%以上。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实现95%以上的民生问题在县(市、区)及以下基层解决,5%以下的问题在市级层面解决。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科技支撑手段不断升级完善,立体化综合防控效能显著增强,民众在公共区域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建立专业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具备同时处置两起或两起以上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建设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的主要任务
(一)建设政府公共信息平台,统筹全市信息惠民资源。一是建立政务大数据中心,以民生实际需求为导向,以社保、卫生、人口、食品安全监管等领域为重点,统筹开展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政务数据的存储加工中心和信息惠民的决策支持中心。二是建设民生信息资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及相关机制。建设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宏观经济、人口、企业、法人、政策法规、信用基础数据库,搭建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出台《民生政务资源协同管理办法》,建立以民生信息资源共享为核心的政务协同工作机制。
(二)推进公共服务领域信息惠民工程建设,打造服务型政府。一是完善市民远程医疗体系,依托郑大一附院和下辖市县区医疗机构,完善河南省远程医疗中心和各分中心的建设,通过网络医院汇集国内外医院的优势医疗资源,发展成为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健康管理、药品服务与支持的运营机构,形成综合医疗医药健康服务的“郑州模式”。二是开展优质教育惠民,实施“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学生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建设“郑州教育云”,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网络共享。三是开展全民就业惠民工程,依托社会保障卡人员数据,建立人员基础数据库,探索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行业内的数据共享、业务联动机制,推动就业信息全市联网。
(三)推进社会管理领域信息惠民工程建设,提升政府管理效能。一是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优化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创新社会管理形式,形成社会管理网格化“郑州模式”。二是开展公共安全惠民工程,完善和整合各类与城市安全密切相关的各类资源,整体构建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体系。三是推广“市民一卡通”,以郑州“绿城通”整合公共交通资源,积极筹备加入全国互联互通城市体系。四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利用现有人口基础信息库和区县、部门的业务信息系统,整合银行、税务、工商、安监、公安等部门的相关信息,建立郑州市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四)推进政务数据开放和政民互动,打造开放型政府。一是多渠道增强政民互动,整合郑州市的市民热线、城管热线、住建热线等各部门热线,构建统一呼叫受理平台,实现业务系统的互联和实时同步,融合媒体网络事项督办中心网络问政平台和“心通桥”网络问政平台,提升政府开放度和透明性。二是完善郑州市政府门户网站,整合教育、卫生、人社、民政、工商、税务等多部门信息资源,与在建的“郑州网上审批大厅”融合,建立面向市民、社区、公务人员的移动互联网门户“幸福郑州”。
(五)大力促进信息消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推进家庭服务惠民,依托“12349”平台发展智慧家政服务业,建设全市统一家政网络服务中心,整合家政、维修、房屋等家庭服务资源,构建智慧家政服务体系。二是推进养老惠民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养老机构、家政服务机构、社区、医疗护理机构、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服务机制,探索养老、保健、医疗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马懿市长担任组长的郑州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信息惠民工作全面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做好信息惠民工作方案的任务分解工作,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实施意见,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并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市政府有关部门、区(县、市)和有关单位。
(二)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由发改委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建立信息惠民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专项改革方案、政策建议和存在问题。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郑州市信息惠民工作指导意见,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协调推进,明确信息惠民创建工作路线图和时间表。研究制定《郑州市支持信息惠民创建工作若干指导意见》和《郑州市信息惠民创建工作行动计划(2014-2016)》。
(四)切实落实资金保障。确保政府每年在民生领域的信息化资金投入不低于5亿元,设立每年不低于1亿元的信息惠民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信息惠民项目发展。整合市属各类产业引导资金向信息惠民项目重点倾斜。完善多元投融资机制,积极吸引各类投融资银行机构参与信息消费项目建设。创新政府扶持资金支持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信息惠民建设工作,推广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融资模式,每年吸引至少10亿社会资本投入信息惠民重点项目建设。
(五)健全督查督办机制。围绕创建工作目标与重要任务、按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及联席会议的任务部署,对重要创建工作或重点工程项目立项开展督查督办。制定《信息惠民工作推进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协调落实推进机制和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