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第十场新闻发布会:高度关注妇幼老群体疫情防控
发布时间:2020-02-15 21:51 来源:郑州发布

2月15日,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十场新闻发布会在郑州召开,邀请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谢李广,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孟令武,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崔世红,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黄改荣,省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成怡冰,就现阶段河南做好老人、妇女、儿童等重点群体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我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8例死亡2例,新增治愈数继续反超新增确诊数

在新闻发布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谢李广介绍了当前全省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2020年2月14日0时-24时,河南省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28例,其中信阳市9例、南阳市4例、濮阳市4例、郑州市2例、商丘市2例、驻马店市1例、周口市1例、安阳市1例、漯河市1例、洛阳市1例、焦作市1例、平顶山市1例。新增出院45例、死亡2例。

截至2月14日24时,河南省已累计确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212例,其中死亡13例、出院356例、在院治疗843例。在院患者中,危重症38例、重症38例。现有疑似病例408例。

新增两例死亡病例均为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两例新增死亡病例均为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详情如下:

刘某某,男,68岁,信阳光山人,有冠心病史,肺癌化疗后并多发转移。2月10日入住光山县人民医院,2月11日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2月12日转入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月13日晚,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心力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

郑某某,男,65岁,湖北襄樊人,有高血压病史。2020年1月21日自武汉市住处回信阳市淮滨县探亲。1月28日就诊于淮滨县人民医院,1月30日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2月1日转入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病情一直处于危重状态。2月14日晚出现呼吸浅慢,心率及血氧饱和度降低,经抢救无效死亡。

河南四项举措落实孕产妇及儿童疫情防控工作

专家研究证明,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普遍易感。妊娠期孕产妇及儿童处于特殊免疫耐受状态,特别是妊娠中晚期的孕妇一旦感染,病情进展较快,易发展为重症,危及孕产妇及儿童生命安全。从目前全国和我省的发病情况看,孕产妇和儿童的确诊和疑似病例也在不断增加,需引起高度关注。谢李广介绍,1月21日,河南省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省卫生健康委立即进行全面防控部署,将孕产妇和儿童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对有流行病学史的孕产妇专设隔离病房、产房。1月23日我省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重点加强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检测报告等管理,实施分时段一对一预约诊疗,特别是对有流行病学史的孕产妇设立专门的隔离病房、产房,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坚决守牢妇幼健康和母婴安全的主阵地。

二、搭建全省妇幼保健线上义诊咨询平台。委托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搭建全省妇幼保健线上义诊咨询平台,1月31日正式上线运行。有300余位妇科、产科、儿科等省级专家在线,为全省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提供线上咨询服务,答疑解惑,有针对性地指导孕产期保健,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同时,要求各助产机构暂停孕妇学校等群体性服务项目,充分利用线上孕妇学校、母子健康App、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新型媒体和载体,为群众提供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减少母婴流动和感染机会。

三、针对孕产妇、儿童制订疫情防控管理专家指导意见。根据我省疫情防控需要,组织省内保健、临床专家,依据国家诊疗方案,梳理整理国内相关专家共识,针对孕产妇和儿童制订了专门的疫情防控管理专家指导意见。明确了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各医疗保健机构健康教育、院内防护、就诊管理、病例处置等关键环节的处置流程,并提供了中医药辨证施治的方案。2月10日印发各地,指导基层做好疫情流行期间的妇幼保健工作。

四、指定2家省级、19家市级孕产妇救治定点医院。遴选指定了2家省级、19家市级孕产妇救治定点医院并向社会公布。进一步明确了分级诊疗、集中救治的救治原则,强调了发热孕产妇、疑似和确诊病例的管理要求,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疾病救治与母婴安全。

我省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目前无新冠肺炎确诊及疑似病例

在新闻发布会上,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孟令武在答记者问环节表示,河南省有3314家养老机构,养育有儿童的福利机构79家。春节期间,除部分老年人回家过年之外,仍有留院老人12.5万人、儿童4600多人。截至2月14日,未报告发现有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孟令武介绍说,为做好养老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我省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严格出入管理。全省所有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全部实行封闭管理。外来人员和车辆一律不得入院。取消老人离院活动,组织在室内或分时段在户外活动,确保老人和儿童“零出入、零接触”。

二是落实防护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通过发放宣传指南、邀请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微信群交流防护经验等方式,开展对工作人员防护知识的培训,做到防护常识应知应会。

三是注重精神关爱。养老机构帮助老人利用视频、电话等方式与亲属联系沟通,加强心理疏导,缓解老人焦虑情绪。同时,通过张贴告示、发信息、建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对留院老人和亲属进行防疫知识宣传,加强思想沟通,争取亲属理解支持。

四是加强督促检查。通过收集信息、实地督查、电话抽查等不同方式,对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省、市、县民政部门全部实行了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全省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全部实行了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孕期必要检查不能拖延,必须及时到医院

由于孕产妇的情况比较特殊,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如何保证进行正常的产检?平时她们在家怎么自我监测,如果需要去医院诊疗应该注意什么?针对公众关注的问题,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崔世红进行了解答。

据悉,在疫情防控期间,医院为了做好对孕产妇的医疗服务工作,正常上班,24小时接诊的。各级医院都制定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对孕产妇和家属实施体温测量预检分诊,询问流行病学史,将有流行病学史或发热的病人与正常就诊人员分开;加强院内诊疗环境及物品的消毒,包括电梯按钮和自助机等公共设施;做好分诊服务,鼓励孕产妇进行网络、电话预约,减少人员聚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暂停相对集中的活动,如孕妇学校等,开通网上咨询等线上服务,减少孕妇来院次数。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互联网资讯具有便利性,但在孕期,必要的检查还是要做的。如11—13周末的超声检测、15—20周末的唐氏筛查、20—24周超声系统检测、24—28周的糖尿病筛查。孕中晚期容易出现并发症,医院方面会针对孕妇进行五色管理,橙、红、紫色的孕妇要根据医嘱按时做产前检查。36周及36周以上的孕妇要定时做产前检查。对于即将分娩的孕产妇,如果出现腹疼见红破水,应该马上去医院检查。

孕产妇平时在家的时候要做好自我监测。一是做好胎动的监测,如果胎动有增加或减少,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二是自测血压,如果血压波动大,也要及时就诊。三是要注意自己体重增长的情况加强营养保持体重在正常的区间增长。

分类管理切实保障孕产妇住院安全

崔世红在“河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了保障孕产妇住院安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实行了预检分诊、增加必要检查和分类管理等具体措施。

据悉,进入医院的孕产妇都需要先进行预检分诊和流行病调查,健康的、没有流行病学史和接触史的孕产妇入住普通病房。如果孕产妇有流行病学史,或接触过新冠肺炎患者,或来源于新冠肺炎高发地区,虽然自己没症状,但入院时会进入隔离诊室和病房,分娩时进入隔离手术间。对于已经有新冠肺炎的产妇,则转诊到定点救治医院,接受更的专业诊疗。

为了限制疫情防控期间进入医院的人流量,一个孕产妇只能有一位陪护家属,要求身体健康,无流行病学史。孕产妇和陪护家属在院期间必须戴口罩。需要喝水等口罩去掉情况下,要求环境必须安全,陪护家属禁止来回走动。疫情期间谢绝探视,保障病房、孕产妇和新生儿安全。加强手卫生管理,教会孕产妇和家属“七步洗手法”。

孩子发烧要去医院吗?需要接种疫苗该咋办?

眼下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儿童极易感冒发烧。如果在家中孩子突然发烧,需要去医院吗?需要接种疫苗的孩子又该怎么办?河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成怡冰表示,如果孩子发烧,家长首先要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如果只是体温高,饮食睡眠等活动基本正常,那就可以先在家观察,吃点退烧药。如果孩子发烧同时出现精神不振,没食欲等情况,就最好送去医院。要选择家附近有儿童发热门诊的医院,并详实回答预检分诊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

至于孩子是否现阶段进行接种,要根据疫苗必要性来决定。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新生儿第二针、第三针疫苗,要和相关机构预约后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疫苗也要及时接种。接种前要先在家测量孩子和家长体温,如果孩子体温高可暂停接种。到接种机构后要求孩子手不要乱摸,特别不要触摸眼睛和鼻子。孩子如果接种后出现发热等症状大多可以及时缓解。如果不能缓解再到医疗机构。

儿童戴口罩有学问,请家长注意这六个要点

儿童抵抗力不如成人,是新冠肺炎的易感群体,成怡冰说,家长要教育孩子尽量不外出,在发生疫情传播的社区不要外出,没有疫情传播的社区,可以在空旷区域、人少的地方适当活动,不要触碰公共区域物体,避免感染。

如果确需外出,需要佩戴口罩,儿童与成人不同,戴口罩要注意以下六个要点:一、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大小的儿童专用口罩。1岁以内孩子不要戴口罩,有缺氧风险。二、不要用成人口罩代替,相对儿童来说,成人口罩太大密封不严,起不到防护效果。三、如果到医院、或者疫情高发区,需要N95。去其他地方佩戴普通医用口罩即可。四、必须佩戴防护口罩,孩子平常戴的面纱口罩、防尘口罩起不到防护作用。五、教会孩子识别口罩正反面,口罩松紧要适度。六、如果不小心孩子触碰到口罩外面,一定要及时洗手。

疫情期间,老年人要采取这些预防措施

我省有60岁以上的老人1700万人,很多老年人都伴有基础性疾病,一旦感染新冠肺炎治疗起来比较复杂,预后较差,死亡率相对较高。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黄改荣表示:疫情期间,老年人做好预防尤为重要。

老年人预防新冠肺炎,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远离传染源,疫情期间,老年人要做到不串门、不聚餐、不聚会、不走亲访友。二、切断传染源。老年人应当避免外出,如果外出要注意佩戴口罩。老年人还需养好良好卫生习惯,接触宠物家禽后及时洗手。注意餐具消毒,实行分餐制,还应室内保持空气循环。另外,许多老年人听力下降,与人交谈时应当适当保持距离。三、做好健康管理和心理调节。老年人在家保持测血压、测体温。尤其要注意营养调节,,多摄入优质蛋白质与维生素,蛋、奶、白肉、蔬菜等,以提升免疫力。还可以在室内做舒缓的运动,还可以尝试读书、写字、听音乐,营造良好心理环境。家人也应及时给予关爱与心理疏导,舒缓老年人紧张情绪。四、做好疫情防控知识普及。由于老年人接受信息途径有限,家人及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向老年人普及新冠肺炎知识,更好应对疫情。(郑报全媒体记者 邢进)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
政府网站找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