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2日召开的全市国土绿化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今冬及明年,我市国土绿化工作将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继续围绕“东强、西美、南动、北静、中优、外联”的发展布局,以“两带、三山、五河、一网”的绿化工作为重点,通过增加绿色总量、提高森林质量,进一步推进国土绿化提速提质行动,补齐生态建设短板。
加快推进“两带”建设步伐。将认真落实《郑州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加快推进沿黄生态廊道、邙岭绿化、大河文化绿道等工程建设,继续对国道G107、G343和省道S312等干线公路实施绿化提升,高标准打造沿黄生态带和城市生态隔离带。
大力开展“三山”增绿工作。继续加强嵩山、伏羲山、具茨山绿化工作,按照全市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统一要求,重点抓好山体和水源地周边的荒坡、荒山、丘陵地带的绿化工作,通过修复废弃矿山、恢复植被,提升防护林的生态隔离效果。
积极抓好“五河”绿化。对大运河、潮河、颍河、枯河、汜水河等五条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开展沿岸绿化,完善提升护堤林带,清理垃圾杂草,建设湿地公园,治理水土流失,提升沿河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生态经济稳步发展。
完善提升平原林网。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在荥阳市东部、中牟县、新郑市南部以及郑东新区、经开区东部和航空港区东部的平原农区和沙化土地集中区,以乡镇为单位,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沿沟、河、路、渠和田边地头栽植乔灌搭配的林木,打造“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深入开展森林乡村、特色森林小镇创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引导群众利用“四荒”“四边”等土地资源进行绿化美化。按照“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要求,积极开展省级森林乡村、特色森林小镇、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创建任务。
持续推进森林(湿地)公园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巩义河南嵩顶国家森林公园、巩义河洛湿地公园、新密市雪花山森林运动公园二期、郑州黄河湿地中牟鸟类栖息地、中牟雁鸣湖湿地公园等五个森林(湿地)公园的建设工程,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