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科技城在全国348个科技城(科学城)中晋升至第15位,两年跃升16个位次。中原量子谷一期投用,省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中心揭牌,中原之光超短超强激光平台主体完工。重组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7家,新增省实验室6家、总数18家,99家省重点实验室实现重组,研发平台达到5890家。累计签约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8家,龙头企业产业研究院达到17家。7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全省占比53.8%。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800亿元。招引院士等顶尖人才15人、总数达96人,累计引育高层次人才1566人。三年累计来郑留郑大学生超67万人。科技创新已成为郑州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最强音。
七大主导产业对规上工业的贡献度达到92.9%。智能终端等7条产业链规模超千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37个、签约总额2813.2亿元,战新产业占比达72%。规上工业企业突破3000家,“专精特新”企业三年倍增至1129家,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超聚变国产化服务器销售额居全国首位,安图生物新晋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电子信息产业增长9.2%、规模突破80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8%,汽车产量突破110万辆,迈入全国第一方阵;140辆宇通客车服务巴黎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郑州力量。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零”的突破。
郑高新全域算力网一期投用,郑庆哈城市算力网与国家超算互联网互联互通。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揭牌成立,中国移动中部智算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累计建成5G基站5.6万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总带宽4000G,投用算力规模8200P。新增国家5G工厂和卓越级智能工厂各3家,三全食品获评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入选首批国家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3个试点城市及首批国家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数字经济规模突破7000亿元,居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市前15位。
12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全省占比三分之一,经开区成为全省唯一五星级开发区。算力、新材料等12个专业园区启动建设。新建成中小微企业园44个、累计达到114个,实现“一链一园”全覆盖。
【注释】来源于《郑州市情概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