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典型做法在全国推广。397个在库项目完成投资1520亿元,中原超级总部基地、金岱科创城等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阜民里开业运营,磨街、二砂文创园等“网红打卡地”热潮涌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11部。
轨道交通6、7、8号线“三线齐开”,运营总里程450公里、全国排名第10,“轨道上的郑州”基本建成。新开通市域道路100条,焦平、郑洛等8条高速公路郑州段加快建设。南水北调水源实现主城区全覆盖。华润登封电厂“引热入郑”投用,新入网490.3万平方米,新增5万户群众温暖过冬。新改建供气管网370公里。金水河分洪、调洪工程建成。
主城区治理灭灯道路122条、100.6公里,道路亮灯率98%以上。拆除围挡123.7公里。新增共享盘活停车位24.8万个。新建充电桩8.6万个、累计14.2万个,车桩比达到4:1,超充之城目标基本实现。
粮食总产突破150万吨,“菜篮子”产品供给稳定。新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累计达到16家,总产值近千亿元、居全省前列。10个和美乡村启动建设,累计建成和美乡村示范村6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336个、精品休闲旅游线路7条。巩义市宅基地改革试点、新郑市承包地细碎化改革全面完成,农村产权交易累计20.7亿元。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达到6364家、6703家。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一县一主链”产业定位更加精准。巩义、中牟登榜中国县域经济发展100强。管城、新郑、新密等9个区县(市)入围全国县域新型工业化综合实力500强。登封、中牟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100强。
都市圈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6个专项规划印发实施。郑开汽车和新能源产业带向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带加快建设。陇海路东延快速化改建等项目加快实施,郑开同城郑州东部原水干管工程(一期)通水。郑州、开封、新乡“同城通办”事项达到200个。
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城镇开发边界面积2074.69平方千米,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国土空间布局加快构建。
【注释】来源于《郑州市情概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