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城镇就业13.9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6万人。“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完成培训34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22万人。
新改建幼儿园20所、学位6600个,投用中小学校15所、学位2.7万个,新增高中3所、学位9800个。包括外来务工子女在内的所有适龄儿童入学实行容缺办理,“应上尽上”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验全国推广。河南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航空航天大学加快筹建,河南音乐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新校区开工建设。
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落地实施,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我市成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布局最多的城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达到207家,累计建床1400张。居民门诊统筹标准持续提高,群众医保获得感明显提升。
精品剧目演出30场、舞台艺术进基层480场,惠及群众21万人次。《遇见少林有功夫》微短剧入围广电总局推荐名单,郑州成为“全国微短剧三大重地”之一。嵩山入选首批世界旅游名山,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牟“幻乐之城”叫响全国,成为郑州文旅“金名片”。商都书院街遗址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功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世界F1摩托艇锦标赛、国际少林武术节等。接待国内外游客1.7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00亿元。新增全民健身场地设施281处,建成健身中心400个,更多市民实现了家门口“快乐健身”。
入选全国首批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建设范围,农村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60%,城市“15分钟养老生活圈”基本建成;运营老年助餐场所645家、累计服务200万人次。儿童友好型城市加快建设,普惠托育每千人托位达4.8个。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月760元、1140元。退休人员增资政策按时足额落实。
保交房累计交付274个项目10.2万套,交付率92.07%;142个专项借款保交楼项目全部交付。292个项目列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授信919.7亿元,投放723.8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府院联动·司法助力保交楼”“一楼一策一专班、一银行一审计一法官”分类处置机制被中央政法委、住建部复制推广。三年累计完成安置房5000万平方米,48万群众首套房安置到位;创新推出电子“房票”,解决安置任务230万平方米、带动商品房销售98万平方米,困扰我市10多年的拆迁安置任务大头落地。在全国率先推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4324套,交付入住、发放不动产证全国“双第一”。建设公租房14万套,分配入住12.9万套。新筹集人才公寓2.3万套,累计运营6.5万套,规模全国第一。
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
【注释】来源于《郑州市情概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