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加官,又被称为会动的“活泥猴”,起源于旧时戏曲开场或在演出中遇显贵到场时加演的舞蹈节目。由一个演员戴假面具穿红袍﹑皂靴手里拿着“天官赐福”“指日高升”“一品当朝”等字样的布幅逐次向台下展示表示庆贺。在清朝时期,书上对它的记载是“猴财”“猴富”“猴寿”又“加官”,它是旧时小孩的玩具,有祝福、祝愿的意思。
作为我国传统民间工艺品,它在中原地区流传了近300年,是豫中地区独有的民间特色工艺品。泥巴做成的猴头猴脸和京剧脸谱,猴身黏着染了五彩颜色的“猴毛”,钉上一指宽的布条做成胳膊和腿,一根细线系住猴头,两根细线分别穿在“猴手”和耳朵上的小孔里,并和一张京剧脸谱相连,然后一起绑在木棍上,抖动木棍,就会看到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