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景郑州 各区一日游推荐
荥阳市一日游之红色主题线路推介
来源:荥阳市

让我们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传递红色精神,永葆红色初心。

一、董天知故居

董天知故居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荥阳索河办老城南街中部,坐东向西,主要建筑有正房、北厢房等,屋内辟为陈列室,举办董天知事迹展览。这里是董天知的祖居,也是董天知诞生和少年儿童时期生活的地方。

董天知(1911-1940),河南荥阳人,著名抗日将领和民族英雄,山西新军的创建者之一。他从小学习成绩优异,16岁考入当时省会开封第一师范学校,受到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先生的影响,开始接受共产主义的启蒙,后只身前往北平求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因叛徒告密,董天知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始终坚守信仰、忠贞不屈,把监狱变成斗争的战场和学习的课堂。1936年8月,董天知与薄一波、杨献珍、刘澜涛等人一起,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并被派往山西开展统一抗战工作。

1940年8月20日,董天知率部参加八路军反击日伪军的“百团大战”,在山西潞城县北王郭庄带领20名警卫战士,与7倍于我军的敌人激战,终因敌众我寡,不幸中弹壮烈殉国,年仅29岁。董天知是百团大战中牺牲级别最高的将领,他牺牲后,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杨尚昆亲笔书写了“英气横贯石平岭,壮士常怀鸭绿江”的挽联。

二、韩凤楼故居

韩凤楼故居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荥阳索河办城关村。作为荥阳的古建筑,韩凤楼故居可以说是荥阳老城众多古民居的集中写照,不但建筑十分精美,历史价值也十分深厚。

韩凤楼(1885-1956),字五峰,荥阳市老城南关人。民国时期,韩凤楼曾跟随蔡锷参加辛亥革命起义、讨袁护国运动,立下赫赫战功。在任云南讲武堂堂长时,韩凤楼是朱德的老师。弃官还乡荥阳后,韩凤楼扩建南关小学、创建私立煦初高中(荥阳高中的前身),为荥阳教育事业做出大量贡献。抗战期间,荥阳沦陷,日寇想以韩凤楼的声望请他主持伪县政,韩凤楼隐居荥阳南山,多次拒绝,不事敌伪。1944年,朱德总司令来信,希望他能够协助抗日工作,他为荥阳的地方党做了不少工作。1950年后,先后任政协河南省委首届常委、省政府参事室参事等,1956年去世。

三、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第二卫生所旧址

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第二卫生所旧址位于环翠峪风景名胜区三坟村,占地面积783平方米,1944年9月建院,设有手术室、病房、病号室等共三十九个房间,多为草房(已毁)和石窑。建院历时一年多,共救治了2000多名浴血奋战的战士和群众,为抗战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当时为国流血的“重彩号”伤员就在现存的三孔窑洞内,故而人们称这三孔窑洞为“英雄窑”,皮定均将军曾亲自来此慰问伤病号。石窑上方挺立着一棵华盖式的大橿树,隐蔽着下面的三孔窑,日夜迎送和掩护着负伤战士在这里疗伤和重返战场,如今依然俏丽挺拔,人们称之为“光荣树”。

四、荥汜抗日县政府旧址

中共荥汜县抗日大楼旧址位于刘河镇小寨大队肖家门村,占地面积133平方米,是荥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1944年,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解放肖寨,在此成立汜水抗日政府。1945年6月,荥阳、汜水两县合并为荥汜县抗日政府,九月撤离。在此期间,政府办事机构就在该楼上。该楼依山而筑,分为两层,一楼为两孔石券窑洞,二楼为砖木结构的起脊小兰瓦房。从一楼右侧的窑洞可以通过楼梯上二楼,二楼的后山墙开有窗式门,一有情况即可出去,直上岭南,进退自如。在荥汜县抗日政府领导下,境内所辖的6个抗日行政区、200多个村庄普遍建立了农会、妇救会、青救会等组织,培训干部、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极大贡献。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
政府网站找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