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疫、物资调配、心理辅导……在二七区疫情防控一线,到处活跃着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身影。连日来,二七区凝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力量,打通各个渠道,发挥阵地作用,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形式全面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哪里需要哪里就有“红马甲”。
疫情突发后,二七区大面积封控,志愿服务力量严重不足。一则《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的发布,辖区符合条件的 36900 余名志愿者迅速集结,协助社区楼院做好环境整治、消毒消杀、信息发布、文明引导、全员检测、社区防控、物资代购、特殊群体关爱等服务。充分调动辖区居民楼院的党员、青年、退役军人、楼院长、楼栋长、热心居民的积极性,变“我被管”为“我来防”,全员参与共同守护家园。在各个疫情防控卡点,“红马甲”忙着检查进入人员行程码、测体温、向居民解释郑州市最新疫情防控公告,现场忙碌而有序;“红马甲”主动帮助邻里购买天然气、办理充电、充水事宜、代买生活用品,还为院内空巢老人上门送去日常生活用品。这些“红马甲”大多来自附近楼院的居民志愿者,成为基层一线疫情防控的攻坚力量。
“红马甲”各有所长,“绝绝子”防控疫情。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实际,二七区依托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各社区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分类设立了志愿服务项目,组建“核酸检测点志愿队”“科学防疫宣教队”“居家观察管护队”“公共防疫消杀队”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伍,通过现场传教、空中课堂、视频对话等针对老中青不同受众人群,提供全方位服务。趁着排队等待做核酸检测的时间,志愿者在现场办起了防疫知识小课堂,给大家讲讲针对德尔塔病毒,要做到一戴、二勤、三减少的有关知识。心理疏导志愿者上门为居家隔离的群众暖心疏导,希望他们放轻松心情,居家看看书、适当运动。
结对支援社区,画出抗疫“同心圆”。
为一线人员送清凉、防疫送物资、餐点送盒饭、家庭送关怀……二七区组织辖区各级文明单位积极开展“四送一助力”专项行动,按照全国文明单位联系医院、河南省文明单位联系公安机关、各级文明单位就近就便联系周边或结对定点社区的原则,实行“一对一”“多对一”模式,助力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郑州市第一〇二高级中学的常艳老师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志愿者队伍。核酸检测时,她帮忙维持秩序、帮助老人扫码完成登记、协助医护人员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做核酸检测,并粘贴封条写好指示板。二七区检察院组织 69 名党员志愿者下沉到社区,积极开展卡点值守、体温检测、人员登记、生活物资上门配送等志愿服务。目前,二七区 150 余个各级文明单位积极与所在社区结对,力所能及开展各类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
激励保障机制,解决志愿者后顾之忧。
为保障志愿者的身心健康、合法权益,二七区各级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走访慰问在岗志愿者,并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通知》,分别从优先保障防护需求、开展慰问帮扶、星级评定、评优评先、享受优惠政策、双倍积分、录入“个人良好信用信息”、免费购买保险等 13 个方面出台激励措施。目前,二七区已为辖区 1.3 万余名“疫”线工作者、志愿者免费提供疫情防控专项保险,筑牢人身安全保障网。
二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与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沟通对接,根据需求精准筹措捐赠物资,社会各界捐赠的卫生箱、医用口罩、蔬菜等爱心物资 5118 件、17.915 吨,价值 73 万余元,并第一时间将各类物资发放到基层一线抗疫人员、志愿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