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深入推行“4321”工作机制,重点关注封控区与管控区孕妇、母婴、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积极开展上门服务,切实满足群众对物资供应、就医用药的需求,让群众感受到暖心的服务。
为切实做好封控区、管控区特殊人群服务保障工作,中共郑州市二七区委宣传部作为牵头单位,制定了《网络民意信息员制度工作方案》《二七区关于在疫情期间开展对特殊群体关心关爱的工作方案》,成立服务保障工作专班,搭建起“区、镇办、社区、楼院”四级网络民意平台,收集、转派、解决辖区群众,特别是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正常医疗等诉求和问题。
据了解,二七区对相应区域居民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全覆盖式信息采集,并按照需求等级分类建立“红黄蓝”三色台账。其中,红标人员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独居人员、重病重残人员;黄标人员为孕妇、定期医院治疗人员、留守儿童;蓝标人员为一般特殊家庭,包括生活可自理,信息相对闭塞的老年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精神病患者以及其他需要社区关心关注的家庭。针对红标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每天不少于3次通过上门或电话、视频等方式进行沟通联系,详细了解其健康状况及生活需求;对黄标人员,每天联系2次,询问是否有困难和需求;对蓝标人员每天联系1次,叮嘱做好日常个人防护,并分别按每户需求提供定制服务。
在核酸检测期间,二七区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一起上门,为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居民开展核酸检测上门服务。另外,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二七区招募志愿者1.2万余名,分别组建了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孕期保障、关心关爱等专项志愿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