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市“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市公安局法制部门积极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立足本职、迅速行动,于8月1日研究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法制部门职能加强涉企案件审核监督工作的通知》,扭住七大工作重点、强化执法监督检查、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护航企业复工复产、助力灾后恢复重建。
一、加强源头管控。凡是涉及企业的报警,一律按照案由分类全部录入市公安局110接处警系统,确保涉企案件源头数据真实准确,为法制监督提供保障,严防选择性执法以及办金钱案、人情案、关系案。
二、加强立案审核。加强涉企案件是否立案的事前审核监督,法制部门提前介入指导取证,在受理初查阶段尽可能穷尽侦查措施、查证案件关键证据,在法定期限内未获得符合立案条件证据的,提出不予立案的审核意见
三、加强过程监管。紧紧围绕“涉企案件监督管理平台”,建立涉企虚假诉讼、刑事“挂案”、刑事手段插手、干预民事、经济纠纷等情况的系统预警、指令下发工作机制;对于检法机关的监督制约,法制部门针对存在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
四、严格异地办案。法制部门参与涉企案件研究审核和协作手续办理过程中,严格落实异地办案协作“六个严禁”,坚决防止不规范履行办案协作程序,趋利执法、争抢案件和过度采取强制措施等违法违规问题。
五、清理涉企“挂案”。对于既不依法推进诉讼程序,又不及时依法撤销案件的涉企“挂案”,由法制、经侦部门牵头,分批次、分层级梳理形成涉企“挂案”清单,逐一审核、逐案交办、逐案督办、逐案清理,切实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六、强化责任追究。严格执行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规定和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落实违规过问、干预案件办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通报和责任追究力度。
七、加强执法培训。通过公安法制大讲堂、典型案例指导等多种方式,强化广大公安民警对刑事法律、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知识的学习培训,教育引导办案民警严格区分经济犯罪和经济纠纷界限,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基本原则,严禁对企业、企业家有罪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