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正文
惠济区法院 为持续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
来源:惠济区    发布时间:2021-09-16 18:06  

“原告,你是否同意调解方案?”“同意。”“被告是否同意?”“同意。”“法官,我想通了,恁说咋办就咋办,我全力配合……”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法院法官在疫情防控值守卡点的前沿阵地上,利用手机微信的“非接触”方式,“一揽子”完成9起案件的调解工作,使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高效化解矛盾纠纷,获得了双方当事人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据悉,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林某、李某、张某、陈某等九人分别与某服务公司签订《车辆代管合同书》,约定林某等人将货车挂靠在某服务公司处经营,某服务公司每年收取每台车管理费2400元等。合同签订后,起初双方均能按约履行义务,但2019年以来,双方逐渐因林某等人未缴纳挂靠期间的服务费用及未按规定对车辆进行年检等产生矛盾纠纷。多次协商无果后,某服务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双方签订的《车辆代管合同书》,林某等人支付违约金及所拖欠的挂靠费用等。

受理此案后,承办法官吕岳督首先仔细阅读案卷材料,并多次通过电话和微信等方式与原、被告双方联系,详细询问当事人有关案情,就争议的事实进行沟通。起初,林某等几名被告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对法官的工作很不耐烦、不配合,但经过法官的坚持不懈的释法明理,最终消除了他们的抵触心理,为促使双方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案原定于9月8日开庭,为有效降低人员聚集带来的风险,又兼顾当事人诉权保护,推动高效化解矛盾纠纷,9月8日,在下沉疫情防控卡点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时,吕法官主动联系原被告,征求双方是否有庭前进行线上调解的意愿。得到双方一致同意后,吕法官随即组建微信群,在确认各方身份无误后,组织进行在线“隔空”调解。最终,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劝说,双方当事人隔着屏幕“握手言和”:双方自愿解除《车辆代管合同书》,9名被告共向原告支付车辆服务费及违约金共计33000元,原告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双方就本案再无其他争议。至此,9起案件得以圆满高效解决。

“感谢法官,本以为疫情期间打官司会受到影响,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帮我们把‘麻烦事’给解决了,特殊时期,你们真是急当事人所急、想当事人所想啊,为你们点赞……” 9月10日,原告某服务公司的负责人来到惠济法院古荥派出法庭,将一面写有“廉洁高效 法律先锋”的锦旗亲手交到了吕法官手中,对法官严谨负责、一心为民的工作态度表示衷心感谢。

连日来,面临暴雨与疫情的双重考验,惠济区法院坚持疫情防控与执法办案“两不误”。该院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万人助万企”等活动为契机,积极调整办案思路,创新办案方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当事人开展“线上”诉讼活动,做到了司法服务不打烊、公平正义不掉线,用实际行动有效满足了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切实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为进一步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
网站标识码:4101000002 豫ICP备05012610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520号
政府网站找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