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原区认真学习贯彻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区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不断推动司法服务提质增效,2021年,中原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指标排名均稳居全市前列。
一、练好“基本功”,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重要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是制订方案,成立专班。成立专班领导小组,针对性施策,有效性提议,并下设综合协调组、评价工作组、新闻宣传组、督查考核组四个小组,分工协作,要求各小组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及时汇报,形成半月一次常态化例会,力求建立有力的领导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二是强化宣传,注重引导。通过线上线下的视频宣传、案例讲解、制作宣传小册等方式,加大对各企业的宣传力度,力求企业知法、懂法、守法,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氛围。三是畅通渠道,真抓实干。政法委健全一站式多元化矛调平台,协同法检、各街道单位做好诉前纠纷解决,案件诉前调解适用率达到60%以上;法检开通法治化营商热线、设置专项审判通道,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司法队伍,严格司法,提高司法质量、效率,为企业提供便利,减少法律服务成本,做到繁简分流。
二、打好“组合拳”,加强各级协同处理
一是利用一站式矛调平台,加大诉前调解力度。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利用平台解决消费维权、合同以及劳动争议等问题,降低企业纠纷解决成本。2021年,通过多元化调解纠纷机制共解决纠纷案件近2000起,做到纠纷解决“一站式”。二是深化司法改革,提高审判执行效率。落实“一审中心主义”要求,扩大速裁案件比例,五类合同案件案均审理用时39天,在全郑州市法院系统名列前茅。完善与公安、工商等部门执行联动工作机制,提升涉市场主体案件执行效率,五类合同案件执行平均用时49天,排名全郑州市基层法院第1名。三是落实“少捕慎押慎诉”司法政策,严格保护企业权益。政法机关树立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导向,严格落实“少捕慎押慎诉”司法理念,通过认罪认罚从宽、宽严相济、开通营商案件通道等,适用宽严相济政策案件共27件,采取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20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四是联动公检法司,加强案件处理实效。中原区法院、检察院融入“和顺中原”平台,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协调企业解决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着力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针对小微企业、高效快速处理问题,提升案件处理效率。
三、守好“防护线”,贯彻落实督导工作
一是完善公开制度体系。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做到清单事项公开透明,清单问题切实可行,促使各企业自查自纠、及时整改;通过“清单+告知承诺”手册,为各企业提供便利,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宣传,提升司法公信力。二是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考评细则,通过常态化检查和临时化抽查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对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破坏营商环境行为坚决查处并公开曝光,督促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