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管城法院以便捷、高效、公开、公正、低成本、可预期的评价标准, 重点围绕“执行合同”“ 办理破产”和“保护中小投资者”等多个评价指标,从立、审、执、宣多角度谋划思路、开展工作,持续破除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多措并举为管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建立“绿色通道”,给涉企案件提供一站式服务
管城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涉企诉讼“绿色通道”。设立专门立案窗口、安排专门人员对来院立案的企业进行立案指导,协助涉企当事人现场整理起诉材料,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涉企诉讼及时予以立案,对于当事人提交材料不符合立案规定的,一次性告知补正,尽量缩短企业立案办理时间。诉讼服务中心的立案人员接收立案材料后,在涉企案件卷宗的首页加盖“绿色通道”印章,确保在立、审、执各阶段走“绿色通道”,将提升办理涉企案件质效细化,分解到各个阶段节点中,实现涉企案件快立、快送、快审、快执,确保涉企诉讼高效办理、高效流转、“一键加速”。
同时通过设立中小投资者保护中心、开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处理通道、加强应用电子法院网络通道等方式,多元化为中小企业立案缴费、财产保全等问题的咨询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充分运用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视频庭审、线上执行等互联网智能服务方式,实现立案“不拖延”,审理“云端见”,执行“不掉线”,做到全流程加速办理,压缩涉企案件审理、执行时间,最大程度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聚焦快审快结,给涉企案件加速度
管城法院采取五类合同标注模式,优先办理五类合同案件,重点关注五类合同审理节点,出台《五类合同案件流程节点信息化应用管理办法》、《提升五类合同甚至质效方案》等文件。挑选精干力量成立破产案件合议庭,为涉案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在缩短审理期限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庭审、网络送达等科技手段加大办案力度,提高办案效率,打造涉企案件诉讼“快车道”,有力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的良性发展。对需要保全的案件,依照合法合理比例和效益原则,善意选择保全财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秉持善意文明执行,让执行活动尽显温度
在对被执行人依法加大执行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司法智慧和能力,准确把握执行策略和时间。优先采取方便执行且对当事人生产经营影响较小的执行措施,在不损害债权人利益前提下,允许被执行人在法院监督下处置财产,为企业预留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往来账户,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按照最高院“一性两化”执行长效机制,对胜诉企业案件采取快执、对陷入困境企业采取“活”查封的形式,鼓励企业提供担保加强管理,帮助企业提升履行义务的能力。同时不断完善与社会征信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大对失信违法犯罪的惩戒力度,对已履行生效裁判文书义务或申请人滥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及时恢复企业信用,有效维护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
优无止境,营商环境上门宣,法律服务零距离
管城法院积极将优化营商环境与审判工作相结合,先后参与并开展“政策云宣讲、服务零距离”直播活动、“庭审直播大讨论”、“我为营商添光彩”等活动,各庭室积极参与,选送优秀庭审直播案例供社会各界观摩讨论。还开通优化营商环境公众号,建立了案件查询、问题咨询、风险提示及工作动态等模块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