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水区紧紧围绕打造国家人才高地的目标,着力构建了科学化、系统化、项目化、集成化、市场化“五化协同”的人才工作新模式,推动全区人才工作机制高效运转、人才扶持政策卓有成效、创新创业平台空前活跃、人才服务活动亮点纷呈,形成了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科学化建强人才工作机制。在决策机制方面,自觉将全区人才工作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市的安排部署衔接起来。金水区委定期研究全区人才工作的战略规划,部署重点任务,树牢“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思维。在落实机制方面,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区人才工作大局,推动人才计划、项目、任务的组织实施和重点人才的服务保障;人才办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督促指导成员单位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在全区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在服务机制方面,依托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服务,不能线上办理的建立线下服务阵地,高质量推进金水人才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在17个街道成立人才服务站,在园区、楼宇、高校等人才集聚区设立人才服务点,建立“1+17+N”的人才服务线上线下联动网络。
系统化做优人才政策体系。打造以《金水区加快建设国家人才新高地若干实施意见(试行)》为主体的“1+8+X”人才政策体系。创新推出在E、F类人才(即:金水英才和金水优才)政策,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在政策引领下,以张锁江、邓子新等院士领衔的创新领军团队和行业领军人才加速汇集金水,全区累计引进“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370余人,各类领军型优秀人才存量达1300多人,A—D类高层次人才101人,青年人才3.7万人,各类人才数量稳居全市前列。
项目化建设人才发展平台。在创新平台方面,主动融入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神农实验室建设和河南省科学院重建重振,积极引导企业兴建研发平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人才聚集。截至目前,全区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数量达500家,集聚科技型人才8000余人。在创业平台方面,通过梯度培育、精准施策,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金融”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目前,金水区现有各级孵化载体101家,载体总量约占全市25%,孵化面积约100多万㎡,在孵企业(团队)3500多家。继2022年获评全国212个国家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专项评估考核优秀档次第二名后,今年,金水区又在全国20家区域“双创”示范基地方阵中入围前10强,创历史新高。
集成化开展人才服务活动。针对高层次人才,强化党委联系专家制度,每年举办高层次人才“爱国奋斗”主题培训班,持续开展高端人才“三送一征”活动,提升人才荣誉感、使命感。开展就医和子女入学保障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针对基础类人才,研究制定具有“金水特色”的六类人才“金标准”,建立全国首个行政区域型基础类人才库,累计入库已达20.5万人。在政务大厅、部分辖区医院开通绿色通道,不定期发放金标准人才消费券,探索衣食住行等更多领域的服务项目,有效破解基础类人才服务难题。针对青年人才,强化青年创新创业专区“线上+线下”服务,组织开展“2+4+4”青年人才政策宣讲,开展毕业季系列招聘会以及“引力计划”大学生政务实践等活动,高质量筹建6250套(间)人才公寓,开放5家青年人才驿站共计400张床位,为来郑大学生、青年人才提供7天免费住宿,吸引更多青年人才集聚金水。
市场化推进人才工作运作。与省人才集团合资成立金水人才集团,开展高端人才引进、高端智库建设、人才创新创业等7大核心业务,进一步引导研发机构、科技成果、金融资本等资源向金水集聚。目前,金水人才集团正牵头建设、运营区人才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中心等重点项目,高质量举办了2023郑州基金创投大会和“春暖花开 豫见未来”软件人才双选会等15场重要活动,推动人才链、创新链、项目链在金水深度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