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正文
新密市法院:“五个强化” 做实做细全链条多元解纷
来源:新密市    发布时间:2024-11-05 15:59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新密市人民法院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树牢“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坚持将非诉解纷机制挺在前面,自觉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充分发挥司法建议、人民调解、诉调联动等优势作用,做好“五个强化”,实现高效、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强化机制建设,下好矛盾化解“先手棋”将万人起诉率、诉前调解等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每月对辖区18个乡(镇)办进行考核评分,分析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制定出台《诉调对接考核办法》《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管理办法》《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提升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责任清单》等工作制度,为多元解纷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强化外部合力,打好多元解纷“组合拳”聚焦新收民事案件占比靠前的重点领域纠纷,强化与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对接,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完成法院与工商联、中小企业协会等10家单位的诉调对接工作,成立“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强化纠纷源头预防、就地化解。在城关镇设立联合综合调处室,由法院、人民调解组织、派出所、平安办指派专人开展调解,无缝衔接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司法服务。今年以来,院诉前调解成功案件6643件,同比增长15.3个百分点,诉前调解成功率88.79%。

三、强化精准施策,开出司法建议“小良方”高标准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深入落实“一村一法官”制度,主动融入基层治理,75名干警分包联系348个行政村;依托乡(镇)办平安建设促进中心,设立司法确认点,组织12名员额法官入驻,主动发现群众诉求、矛盾纠纷、民生需求等信息;及时汇总分析辖区案件特点、矛盾多发类型等情况,向辖区乡(镇)办发送案件情况分析报告20余份,堵塞基层治理漏洞与薄弱环节。米村法庭针对辖区民宿产业发达,向镇政府与民宿经营者发出《民宿经营法律风险告知书》,提升民宿经营者法律风险应对能力。深化府院联动,印发《2023年行政审判白皮书》,总结行政案件特点,分析行政机关败诉原因,提出规范行政执法的意见建议,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和行政诉讼。

四、强化全程化解,开启提质增效“密码锁”把“抓前端、治未病”贯穿诉前、诉中、诉后各环节,坚持案结事了人和理念,扎实推进实质性化解纠纷;进一步完善调解员队伍,选聘两名退休法官和一名调解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为专职调解员,根据每名同志调解专长,设立以其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增强调解员荣誉感,激发工作热情;将审判职能向后延伸,在裁判文书后附“判后告知书”,告知当事人不履行生效裁判的法律后果,并告知法官联系方式,做好判后答疑及和解引导,全面减少上诉、再审、执行、信访等衍生案件发生。

五、强化普法教育,巧用法治宣传“连环招”在诉讼服务大厅电子屏循环播放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宣传片,在诉讼引导台张贴非诉讼纠纷解决的优势,引导当事人在立案前选择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结合“万人助万企”工作,调研走访企业30余次,包联法官和企业联络人员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发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提示函》31份,发布典型案例10件,解决企业经营法律难题;开展“以法的名义 守护少年的你”等送法进校园活动,联合新密融媒体中心创建《道法小课堂》栏目,开发《远离网络犯罪》等课程,在全市教育系统网上平台播放,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联合各乡镇司法所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乡村工作,开展巡回审判5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中小学生120余人次旁听庭审,增强群众懂法、守法、用法意识。

下一步,新密市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推动多元解纷工作再上新台阶,持续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更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新密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党政机关网站标识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
网站标识码:4101000002 豫ICP备05012610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520号
政府网站找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