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正式发布城区投资竞争力(2024)评价结果。郑州市金水区蝉联前十,位列第9位,为全省唯一上榜的城区。投资竞争力是对区域政务服务、对外开放、基础环境、产业活力、人才吸引、要素保障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软实力”。强化“实效”,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围绕政策、法律、金融、人才、科创等服务,开通“专属窗口、专属服务”,实现“一个窗口流水线工作”0.5天可办结,让市场主体、办事群众真切感受政务服务速度;以“金水事·金质办”为抓手,积极开展“提前介入辅导、全程帮办代办、主动上门服务、量身定制政策”的服务模式,以多元服务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高效的审批服务;通过渠道协同联动,实行政务服务平台“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打造便捷高效规范的政务服务“总客服”,推动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高效化解。目前,12345政务服务热线共接收新件92931件,办结件88953件,办结率96%。
围绕“创新”,打造极速审批新高地。为有效破解群众办事“找不到”“不懂办”“跑多趟”等问题,每个政务服务高频事项生成专属二维码,扫码可即时获取办理业务信息;通过线上技术赋能,推动高频事项实现一网通办、跨省通办;试点推出“视频帮办”智能化便民服务,延伸“视频帮办”覆盖范围,梳理税务、公积金、出入境、车驾管等340项高频事项,覆盖22个部门984项业务。截至10月底,共办理业务1105件。
聚焦“智慧”,推动打造数字化营商环境标杆。完成街道与区级视频监控共享平台互联互通,有效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率;搭建“政务服务综合效能监管平台”,从叫号、受理到办结,所有业务实现全过程数据呈现、实时跟踪提醒,提升政务服务中心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运维管理水平。
持续以链补链、链链生“金”,不断完善产业生态。近年来,金水区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以“领链、育链、强链、延链、保链、畅链”为导向,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软件信息、智能终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5条主导产业链,推动实现软件信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链渐成规模,推进一批补链强链项目落地见效,放大产业集聚的“葡萄串”效应。截至11月底,金水区通过自主举办春季招商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积极协办“一带一路”豫闽产业发展大会、第二批招商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金水智创农谷发展论坛等活动,已完成中管世纪产业合作项目、河南省国控新能源建设有限公司、北京新易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总部等290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签约,签约总金额560亿元,整体签约项目数量和金额均较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
以科技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今年以来,金水区加快激活重点产业“新动力”,推进产业链集聚发展,全力激发全区科技创新活力,助力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金水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截至11月底,金水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5万余户,各类新增市场主体设立登记5.3万户。全年获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02家,新增郑州市科技型企业186家、总量达2788家,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位居全市第二。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3家,创建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514家,总量全市第二,市内六区第一。
金水区不断加强人才发展环境的顶层设计,建设人才服务中心,为人才提供暖心服务,进一步优化人才政务、就医绿色通道;定制“金标准”人才专属金融贷款服务,为人才创新创业注入了金融源头活水;筹建人才公寓4450套(间),保障17名国防军工领域人才与49名省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全面打造了各类人才“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瞄准高精尖人才,金水智囊团扩容。今年,金水区引进顶尖人才1人,为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研究院院士卞科;领军人才4人,分别为雷洪钧、Ragina Naidu、Shujiang Wang、朱恺真;青年人才23249人,为人才高地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截至目前,金水区累计入选郑州市高层次人才101人,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142人,创新创业团队项目15个,入选优秀企业家领航计划57人,引进青年人才7.53万人,“金标准”人才20.7万人,各类人才数量稳居全市前列。
下一步,金水区在服务好已引进产业人才的同时,还将在交通出行、消费优惠等方面探索更多“金标准”人才服务,吸引更多产业人才集聚金水、落户金水、绽放金水,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