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1日,省委书记刘宁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要锚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聚焦‘四高四争先’,结合制定‘十五五’规划和专项规划,逐项研究制定规划和行动方案。”
“四高四争先”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开放、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在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上奋勇争先;在深化改革和创业创新创造上奋勇争先;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勇争先;在保障生态安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奋勇争先。“四高四争先”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发展新蓝图,明确了我们的发展思路和工作路径。中原区将立足自身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发展潜力,聚焦“四高四争先”目标,以更加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拼抢进位,为郑州市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走在前贡献力量。
聚焦实体经济调结构,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1月4日,省委书记刘宁到郑州市调研时强调:“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所在,只有把实体经济抓好,才能牢牢把经济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
为此,中原区将立足“郑州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一定位练内功挖潜力,树牢“开发区+产业园”理念,发展实体经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依托中原环保等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以研发、装备制造、技术服务等一体化的环保产业集聚,形成梯队协同、链群互动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依托中原区纺织服装集聚区,发挥云顶、娅丽达等服装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品牌升级和设计创新。依托优必选、普渡等知名企业,建设芝麻街机器人小镇、人工智能产业园,打造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发生产示范区。依托萱闱生命科技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围绕生物医药大健康,着力推动更多企业向行业龙头企业、细分链主企业发展。
聚焦优化服务强招商,着力扩大高水平开放。河南要扩大高水平开放,必须加快建设郑州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持续完善开放通道布局,构建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更好服务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中原区将围绕郑州打造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内陆开放新高地工作要求,拓宽视野、打破藩篱、激发活力,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加强投资、贸易、教育、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实现更加主动、更大力度、更高能级的高水平开放。统筹推进一流政治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社会环境建设,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健全完善“全员参与招商+专业团队跟进+责任单位服务”的招商模式,持续打造“投资中原”品牌。实施中小企业出海专项行动,支持文祺电商等企业建立海外仓储物流中心,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数字贸易。鼓励辖区知名餐饮企业在海外设立直营店,推动中科纺织等纺织服装企业出海拓市场、抢订单。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借助中原区成功举办“‘一带一路’·郑州泰国风情年货节”系列活动契机,引导本地名优产品通过跨境电商贸易,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聚焦改善民生增福祉,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民生是立国之本,是兴国之要,是强国之基。高品质生活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向往与物质追求。1月17日,省委书记刘宁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强调:“河南有1亿人口,任何一项民生问题乘以这个人口基数都是大事情。”我们必须将巨大人口规模转化为人口要素红利,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水平均衡化,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持续建设平安、健康、美丽、幸福中原,把创造“高品质生活”这篇核心文章写进人民的心坎里。把扩大就业容量和提升就业质量相结合,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持续擦亮“学在中原”教育品牌,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区人民。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及区域均衡布局,进一步扩大基层医疗机构远程诊疗服务覆盖面,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统一规划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探索“老幼共托”试点工作,构建完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推出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工作举措,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聚焦大抓基层促融合,着力实施高效能治理。1月7日,省委书记刘宁在调研中原区林山寨街道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时指出:“要坚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运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加快城市智能体建设,充分发挥‘党建+网格化+大数据’作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郑州市作为特大城市,人口超1300万,基层高效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坚强基石。
实施高效能治理,夯实基层基础是关键。中原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队伍、基层治理机制、基层治理网格、基层治理平台建设,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支撑,探索创新“一格管全面、一屏观全域、一网统全局、一线通上下、一键全处理”的治理模式,加快城市智能体建设,促进基层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探索社会治理示范“中原样板”。
聚焦扩大内需稳增长,着力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年初印发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为我们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遵循。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政治责任也是时代使命。2月6日,省委书记刘宁在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大会上提出:“河南要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把准定位、展现担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中原区抢抓郑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支点和国际化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机遇,发挥中原区独特区位和环境优势,扩投资、促消费。抓住郑州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契机,大力发展平台经济、首发经济,挖掘消费潜力。加快文商旅体娱业态融合、消费场景焕新,推动“一纵两横多片区”集聚发展,推进“一路四街”提质更新,加快国棉三厂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培育消费新业态,依托“四大中心”,加快发展演艺赛事、体育电竞等新业态,不断优化“演唱会+旅游+体育”消费模式。全力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体系,破除各类市场壁垒。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持续推进河南省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试点建设,诚心诚意为民营企业提供最好服务。
聚焦科创引领激活力,着力深化改革和创业创新创造。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疏堵点、破梗阻、解难题,才能让创业创新创造机制更优、氛围更好、势头更强劲。要了解全球经济多元变化,把脉经济动态,以深化改革应对世界之变局。要坚持守正创新、先立后破,以改革强内力、增动力、激活力,靠创新破困局、应变局、开新局。
中原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政府数字化转型,引入DeepSeek大模型,推行“AI+极简审批”模式,加快“数智中原”建设。要加强产业创新,充分发挥中机六院、中讯邮电院等30余家科研机构,5万余科研人员优势,积极推动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对接,加快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实施高企“倍增计划”、领军型科创主体倍增工程,完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大力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认真落实人才政策,深入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标杆城市建设,大力吸引来郑留郑大学生。探索建立“产业基金+专业技术平台”的定向孵化模式,畅通“科技、金融、产业”的良性循环。
聚焦提质扩容抓建管,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要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增强区域经济产业体系发展韧性,牢固树立城乡融合“一盘棋”理念,打破城乡壁垒,加速城乡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中原区将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发展体系,加快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提升中心城区服务能级。要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按照“3大片区8个单元N个项目”的总体思路,构建城市更新推进体系。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共建共治共享。做好城中村改造“后半篇文章”,强化基础配套设施供给,让群众充分享受城市更新的红利。
聚焦生态优先重治理,着力保障生态安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在河南落实落细。中原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擦亮“绿色”底色。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力生态水系建设,贯彻“安全河、生态河、景观河、文化河、幸福河”的治河理念,落实好《郑州市贾鲁河保护条例》,积极采取EOD模式推动须水河综合治理;配合完成西流湖幸福河湖创建。增创生态环境优势,以建设“公园城市”为目标,持续改造提升公园、游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实施郑煤集团光伏建设等8个绿色低碳转型项目,推动产业“减碳”、发展“增绿”。
总之,中原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实干笃行,锚定“四高四争先”,聚焦“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深化“三标”活动,自觉把发展融入全省大局中谋划推动,制定“施工图”,打好“主动仗”,奋力在新征程中交出中原区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