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的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核心区域,占地98亩的郑西智造产业园正加速崛起。2025年2月26日,记者走进这个省级重点项目一探究竟。
走进产业园,只见一期7栋现代化标准厂房已拔地而起,施工现场钢架林立,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作业,现场一派热气腾腾的施工图景。这片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正在加速构建“生产+服务+创新”的生态闭环,成为上街区招商引资、筑巢引凤的强有力支撑。
蓝天映衬下,一栋栋厂房错落有致。“我们采用新型建材工艺,单层厂房层高13.8米,预留智能车间改造空间。目前一期2.6万平方米建筑全部通过主体结构验收,6月底将实现‘竣工即交付’。”项目招商经理房锴指着正在进行管线铺设的5号楼介绍说。
在招商中心沙盘前,房锴展开产业图谱:“首批有5家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企业入驻,其中两家矿山机械企业将与本地通航产业形成配套,3家新材料企业增强了区域特色竞争力。”
项目建设是稳投资、促发展的强力引擎,而标准化厂房建设搭建了企业“拎包入驻”基础平台,助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实现集约化发展。“我们不是简单地建厂房,而是构造产业联动的‘操作系统’。六大产业服务中心,仅人才板块就链接两所高校,企业可‘点单式’预订毕业生。”房锴告诉记者。
在3号楼施工现场,上街区工业路街道办事处营商办副主任刘鹏正带队检查供电扩容进度。“企业反映重型设备进场需改造道路,我们协调相关部门72小时完成加固。”刘鹏说,为给企业顺利入驻提供必备的条件,工业路街道建立“1小时响应”机制,及时回应企业关切,目前累计解决企业用工、审批等难题10余项。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产业园是政企共栽的‘梧桐树’,优化营商环境必须落到实处,我们街道成立了项目服务专班,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安排专人对接协调,与企业共同行动,及时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米’。”刘鹏说。
从空中俯瞰,郑西智造产业园犹如镶嵌在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的“产业芯片”,7栋厂房组成的“电路板”已开始传输创新能量。随着政企服务持续深化、产业要素加速集聚,这片土地正演绎着老工业区向新质生产力策源地转型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