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而“软环境”的温度,直接影响着企业扎根发展的信心。近年来,郑州市管城区教育局聚焦企业发展痛点、职工急难愁盼,将解决企业子女入学问题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以“教育温度”暖“企业心”,以“服务精度”强“发展力”,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教育动能。
一、精准对接需求,变“企业跑腿”为“部门联动”
针对企业职工因子女入学问题分心、影响生产经营的实际,区教育局对全区重点企业、招商引资项目进行摸排,梳理企业职工子女入学需求清单,实行“一企一档”动态管理。同时,教育部门派人专人对接、全程跟踪,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
二、优化入学政策,变“门槛限制”为“靶向保障”
为了让企业职工子女“有学上、上好学”,区教育局立足教育资源实际,出台专项保障政策:对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招商引资企业等,其职工子女入学享受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就近入学”原则统筹安排优质学位;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开通“绿色通道”,满足个性化教育需求。通过政策倾斜,既守住了教育公平底线,又让企业感受到“政策围着企业转、服务跟着需求走”的诚意。
三、强化服务效能,变“流程模糊”为“阳光透明”
为消除企业对入学政策的“信息差”,区教育局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提前公布年度入学政策、办理流程等信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政策细节,办理结果及时反馈并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建立“回头看”机制,入学季结束后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企业职工子女就学情况,收集改进建议,持续优化闭环服务。
四、凝聚协同合力,变“教育独奏”为“多方合唱”
引导学校加强家校沟通,针对企业职工工作时间特殊等情况,提供课后托管、心理辅导等延伸服务,解除职工“后顾之忧”。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让教育服务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在管城形成了“企业安心发展、职工安心工作、子女安心上学”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管城区教育局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更精准的政策、更高效的服务、更暖心的举措,把解决企业子女入学问题打造成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