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摆在突出位置。中牟新区科技局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在“十四五”发展基础上谋新篇、开新局,以实干担当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创新举措多点发力,筑牢科技发展坚实根基
建立“科技网格”服务制度。通过走访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为企业开展专项科技服务,构建“政策+服务”生态闭环。
构建“清单化培育”机制。建立6个创新主体动态清单,实现“企业底数清、培育方向明”,通过“引进一批、提升一批、培育一批”策略,精准培育创新主体。
打造“创新联合体”模式。推动郑州日产、凯雪冷链等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中小微企业成立创新联合体,形成“龙头引领、协同创新”格局。
二、“十四五”成效丰硕,科技创新实现质效双升
创新主体量质齐升。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从2020年的52家增长至117家,实现“倍增”目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从78家增至150家,基本实现翻番。新增省级创新龙头企业2家、“瞪羚”企业3家,实现“零的突破”。
创新投入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在2024年提前达到2.0%的目标要求;预计技术合同成交额将从2021年的5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1亿元,实现翻番增长。
创新团队持续优化。2025年郑州日产申报的5个外国专家项目全部通过,实现“零的突破”。累计选聘21名“科技副总”,入驻重点企业。征集科技特派员22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4个,形成“高校专家+本地人才”的协同服务梯队。
创新生态提质升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成立科技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十四五”期间,通过科技网格服务制度,累计走访服务科技型企业2000余次,为企业开展专项科技服务。
创新项目成果丰硕。2025年,日产全球LCV研发中心落户郑州日产,提升汽车研发能级;华中科技大学“中牟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落地运行,强化生态环保科技支撑;崖州湾国家实验室郑州粮油作物试验基地进驻中牟新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
三、锚定“十五五”新目标,以全会精神引领创新新实践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培育引进专业技术经理人队伍,建立市场化对接机制,定期举办“列子御风”成果对接会、“官渡论道”产业技术研讨会,落实“揭榜挂帅”制度,推动高校院所前沿技术与企业实际需求精准匹配,同时优化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提高企业、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积极对接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打造“创新策源在区外、生产应用在中牟”的创新业态,推动高校前沿技术与本地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打造高水平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依托“科技副总”等载体,建立柔性引才长效机制。以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为核心载体,重点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及高技能人才,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中牟新区科技局将继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