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智慧监管平台,能实时看到餐馆的操作情况,我们吃饭更放心了!”消费者李女士说,“后期还要上线外卖监管二维码,扫这个二维码,你点的这份盖浇饭,后厨切菜、炒菜的过程都能看见!再也不用担心外卖的卫生了!”这是中牟新区智慧餐饮监管平台的日常应用,也是新区智能体建设守护民生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新区深入贯彻郑州市党建引领网格化“十个一”治理格局,以数智赋能城市治理,围绕市场监管、政法、城运、交通、信访等重点领域打造10余个智慧应用场景,初步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智能体治理底座。
如今,从“全景直播”的食安监管到全域覆盖的视频监控,从高效便捷的自助借阅到“一网通办”的信访服务,智慧因子已渗透到城市治理与民生服务的方方面面,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升级。
食安监管“明厨亮灶”,校园餐桌“全程可视”
“打开平台就能看到孩子学校食堂的后厨情况,食材处理、烹饪过程一目了然,我们家长特别放心。”这是中牟新区“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管理平台带给家长的安心。
该系统目前覆盖218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其中学校食堂207家,实现烹饪区、洗消区、仓储区全景直播,还能自动识别未穿工装、吸烟等违规行为。相比传统“人盯店”模式,系统监管效率提升2至3倍,单日可覆盖200家以上单位。2025年,餐饮单位自查自纠率从35%跃升至9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连续两年“零发生”,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100%,家长满意度达96.5%。
全域监控“守护平安”,可防案件“明显下降”
漫步新区的村社街头,随处可见的智慧摄像头,正织就一张守护安全的“天网”。
新区“雪亮工程”在277个村(社区)安装摄像头5471路,为14个乡镇(街道、中心)建成标准化视频监控中心,覆盖村庄进出口、广场等重点部位,数据与公安局、网格化平台互联互通。如今,利用视频监控开展“打、防、管、控”已成常态,新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显著下降,群众夜间出行、居家生活更有安全感。
民生服务“智慧升温”,便捷体验“触手可及”
“现在出门前刷下公众号,公交到哪了、还有几分钟到站一清二楚,再也不用在站台干等了!” 市民张女士口中的便民工具,正是中牟新区近期全新上线的公交实时查询微信公众号。
该公众号整合新区公交运营核心数据,市民无需下载额外APP,通过微信即可一键查询22条公交线路的实时信息,清晰掌握车辆位置、预计到站时间及首末班车动态,精准规划出行节奏,彻底告别“盲目等待”。这一服务与新区此前优化的12条公交线路、开通的“地铁+公交”点对点接驳线路形成联动,进一步打通了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为新区市民提供了更加智能、高效、便捷的公共出行解决方案。
此外,在新区图书馆,市民李女士通过自助办证机,1分钟内就完成了读者证办理:“不用排队等人工,操作简单,还能直接借还书,太省心了。”该馆自助设备以99.99%的准确率累计办证2万余张,自助借还机每周处理3000册次,成功率99.8%,高峰期排队时间缩短60%以上,效率提升近4倍。
信访服务“提速减忧”,群众诉求“一网通办”
“以前反映问题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手机上提交就能跟踪进度,太方便了!”提及新区的信访智慧平台,市民王先生赞不绝口。新区整合省、市智慧信访平台及 AI 信访员三大场景,实现群众诉求“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平台上线以来,访前调解成功率达74%,平均办理时限同比提速31%,办结率高达98.2%;省级系统通过“一次录入、全网共享”,减少基层40%重复工作量;AI信访员直接答复率78.4%,让简单咨询“秒回应”,切实为基层减负、为群众解忧。
下一步,中牟新区智能体城市建设将统筹资源打通数据壁垒、探索低成本解决方案补齐发展短板、优化应用场景提升实战实效。未来,随着区级城运中心的完善、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立,新区将持续推动智能体建设从“稳得住”向“管得好”转变,让智慧治理真正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