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提示
无障碍
适老版
登录
首页
全景郑州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猴加官——省级非遗项目
猴加官,又被称为会动的“活泥猴”,起源于旧时戏曲开场或在演出中遇显贵到场时加演的舞蹈节目。由一个演员戴假面具穿红袍﹑皂靴手里拿着“天官赐福”“指日高升”“一品当朝”等字样的布幅逐次向台下展示表示庆贺。在清朝时期,书上对它的记载是“猴财”“猴富”“猴寿”又“加官”,它是旧时小孩的玩具,有祝福、祝愿的...
鸭李正骨——省级非遗项目
鸭李正骨源于中牟刁家乡鸭李村而得名。第一代传人董老虎,生于清道光17年(公元1837年),卒于1909年,24岁时赴汴考取武举,未中,遂入当地一家武馆拜师习武。馆主不仅是京城有名的武术大师,而且还是一位精通正骨术和医治跌打损伤的名医。馆主收其为徒,传其武艺,还将自己的正骨手法和接骨膏药秘方也传授与他。师满返乡...
黄河号子(打硪号子)——省级非遗项目
中牟黄河打硪号子是当地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原生态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劳动形象的自我写照,也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内容。主要流传在中牟县北部沿黄地区,狼城岗镇、雁鸣湖乡和万滩镇。“硪”是砸实地基的一种劳动工具,原来主要用于盖房时夯实墙基,后扩展于构筑堤防。每盘硪由10人操作。打硪号子...
中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省级非遗展示馆
中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位于四牟园中段、学苑路与映旭街交汇处,展示馆实用面积约350平方米,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为主题,共展示省、市级项目和县级重点项目32个,共展出展品300余件(套)。本馆采用实物展陈、图文介绍、雕塑模拟、场景复原等形式,并综合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展示手段,形象而真实地展现了中牟县...
红泥堂•泥塑展示馆——省级非遗展示馆
红泥堂•泥塑展示馆2010年建馆至今一直积极宣传非遗泥塑艺术,传播非遗泥塑文化。位于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金岱园文德路与鼎盛街交叉口双创基地E3栋栋一楼/四楼,展示面积共计400㎡。展示馆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赵恩民泥塑为代表展示保护具有中原地区黄河文化特色的非遗泥塑作品。藏品包括历届金奖泥塑作品、铜塑、砖雕等...
嵩阳宝剑锻造技艺示范性展览馆——省级非遗展示馆
嵩阳宝剑锻造技艺展览馆面积310平方米,展馆内存放有各种样式的刀剑等兵器550多种,涵盖了从春秋战国到现代的各个朝代的刀剑。同时展出的还有少林传统十八般长兵器及少林软兵器,如流星锤、绳镖、三节棍、两节棍、梢子棍、九节鞭和部分传统锻造用具及工具。使大家走入展览馆就犹如走进了古刀剑博物馆,了解到两千多年的中...
1
2
3
共 18 条
联系我们
郑重声明
网站地图
电子政务外网接入测试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
网站标识码:4101000002
豫ICP备05012610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520号
郑州发布
微信公众号
郑好办APP
智能问答